企业业绩评价的理论与方法研究

企业业绩评价的理论与方法研究

ID:37588925

大小:83.28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9-05-25

企业业绩评价的理论与方法研究_第1页
企业业绩评价的理论与方法研究_第2页
企业业绩评价的理论与方法研究_第3页
企业业绩评价的理论与方法研究_第4页
企业业绩评价的理论与方法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企业业绩评价的理论与方法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企业业绩评价的理论与方法研究摘要:经营者业绩评价是企业对经营者进行激励和约束的基础环节和重要内容,有效的业绩评价将有助于协调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的利益关系,然而经营者业绩评价的关键和首要环节是评价指标,评价指标的选择和建立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到经营者业绩评价的效果。本文以经营者业绩评价体系中的评价指标为研究对象,以经营者业绩评价的理论基础的论述入手,深入分析现行企业经营者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存在的未考虑权益资本成本,进而提出了构建新的企业经营者业绩评价体系的对策。关键字:绩效评价体系;业绩评价;“董事会

2、外部化”目录1前言11.1本文研究意义11.2国内外研究现状11.2.1国外研究现状11.2.2国内研究现状21.3本文拟解决的问题42相关理论概述52.1企业业绩评价的定义52.2委托代理理论52.3资本保全理论52.4管理理论62.4.1系统管理理论62.4.2权变管理理论72.4.3战略管理理论72.5激励理论73目前企业经营者业绩评价体系的分析83.1企业经营者业绩评价存在的问题83.1.1业绩评价目标存在冲突83.1.2难以获得经营者真实业绩93.1.3评价方缺少积极性去获取经营者的真实

3、业绩93.2改善企业经营者业绩评价系统的对策103.2.1细化企业分类,明确企业业绩评价目标103.2.2深化产权改革113.2.3促进市场公平有效竞争113.3完善企业经营者业绩评价系统的具体办法113.3.1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相结合123.3.2直接评价与间接评价相结合123.3.3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相结合123.3.4经营者业绩指标与经营者责、权、利一致,与报酬计划相结合134结论14参考文献141前言1.1本文研究意义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规范,企业已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企业经营业绩评价也

4、成为众多人所关心的问题,对其进行研究将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完善和发展,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规范,企业已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企业经营业绩评价也成为众多人所关心的问题:如政府部门需要通过经营业绩评价来对企业进行间接管理,制定合适的宏观调控政策;企业所有者需要通过经营业绩评价来建立有效激励与约束机制;企业经营者也希望通过业绩评价了解企业的实际水平和在同行中的位置;还有众多与企业利益相关的人均希望了解企业业绩情况的信息以进行有用决策。可以说,企业经营业绩评价已成为政府部门的一个重大研

5、究课题.而影响企业经营业绩的因素众多,但占主要的影响因素的并不多,其中现金流量的状态研究可谓是重中之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唯有获利才有生存的价值和发展的空间,而企业能否获利,其经营业绩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现金流转状况和现金流量管理水平。自由的现金流量与经营业绩的关系相反的,通过对现金流量的研究来了解企业的经营业绩,从而加速企业的发展。所以对现金流量的研究对企业的经营业绩意义重大。1.2国内外研究现状1.2.1国外研究现状国外目前对现金流量与经营业绩研究的内容集中于现金流量表和经营业绩单方面

6、的研究。主要经营业绩评价模型概述:斯特恩·斯图尔特咨询公司(Stern Stewart & Co.)的EVA系统EVA是一种管理绩效财务评定方法,默顿·米勒(Merton H.Miller)和弗兰科·莫迪里阿尼(Franeo Modigliani)把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第一次应用于公司财务,把企业的经济模型和NPV作为评价投资项目的工具,并且提供了一个理论框架,以便把EVA作为一个度量业绩的指标和建立激励制度的基础,以使管理者的行为与股东的利益相一致。卡普兰和诺顿的平衡记分卡 美国著名管理会计学家

7、、哈佛大学教授的罗伯特·卡普兰(Robert Kaplan)和复兴方案国际咨询企业创始人兼总裁戴维·诺顿(David 14Norton),在总结了大型企业的业绩评价体系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于1992年首先提出了平衡记分卡。它是通过建立一整套财务与非财务指标体系,将公司的战略转化为具体目标和业绩指标,对企业的经营业绩和竞争状况进行综合、全面、系统地评价的一种业绩评价方法。1.2.2国内研究现状目前国内外学者对我国企业财务中的现金流量与经营业绩的研究比较多,主要有庆艳艳,干胜道的自由现金流量、随意性收

8、益支出与经营业绩相关性的实证研究。1、企业绩效评价的一般性研究根据我们的定义,该主题是对企业绩效进行宽泛的研究,涉及企业绩效的方方面面。从统计结果看,此类文章共发表7篇,比例为31.8%。仲理峰、时勘(2002)认为,有效的绩效管理的核心包括绩效计划、管理绩效、绩效考核和奖励绩效四个环节的循环过程;它是全体员工参与的自下而上的过程;绩效管理的沟通包括沟通组织的价值、使命和战略目标、对员工的期望结果和评价标准以及如何达到该结果、组织的信息和资源,强调员工之间相互支持和鼓励;绩效管理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