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7585316
大小:158.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25
《物业员工心态与服务意识培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物业员工心态与服务意识培训讲师:王思齐合作机构:ww.wangsiqi.com第一部分:物业员工心态与服务意识培训课程大纲第二部分:王思齐个人简介第6页讲师王思齐认为:物业管理企业通过为业主提供各式各样的服务获取利润,从而生存和发展。在当前的物业管理企业的实际运作中,为业主提供什么样的服务,才能满足不同层次业主的需求,一直是困扰物业管理企业的难点和急待解决的课题。由于业主的身份、收入、生活习惯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以往物业管理企业为为业主提供统一标准的服务模式,并不能满足和适应不同层次业主的需求,统一标准的服务模式对一部份业主来说,不能完全
2、满足其现实的和潜在的需求,而对另一部份业主则存在超越其需求,导致服务过剩的情况,如何解决这一矛盾?物业员工心态与服务意识培训简介培训时间:2天培训对象:酒店餐饮部员工,餐厅服务员等;培训方式:讲师讲授、案例分析、学员互动、情景演练等使培训效果达到最好!物业员工心态与服务意识培训目的1、通过培训使新员工掌握并熟练应用礼仪;2、通过培训使学员懂得如何根据自己的职业塑造职业形象;3、通过培训帮助新员工提高个人修养,从而提升企业精神面貌;4、通过培训帮助新员工将企业精神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提升企业竞争力。物业员工心态与服务意识培训背景物业管理行业属于
3、服务业、第三产业,为人服务是其生产活动的主要形式。因此在与人打交道、为客户搞好服务中,讲究礼貌、礼节,对于搞好物业管理工作具有重大意义。具体来说,首先是服务。“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企业 要展示自身良好的形象,必须要在管理和服务方面“做规矩”。从物业管理企业看,就是要有自己的服务内容、收费标准、职业道德、文明守则等。而做到这些,同样需要一批职业经理人发挥教育、管理和督促的作用。第6页职业化的一个比较明显的特征就是通过制度、规定戒约定俗成的做法,为服务对象提供文明规范的服务。培育一批物业管理师,就是把物业管理领域的专业人才,纳入到全国统一
4、职业准入系列,有利于物业管理行业的长进发展,有利于 构筑物业管理行业的人才高地,最终得益的将是广大物业管理企业和广大居民、业主。物业员工心态与服务意识培训课程内容:一、物业员工心态决定企业发展1、什么是心态?2、心态与管理3、心态与发展4、心态素质结构模型二、员工心态“五大陷阱”1、拒绝责任:习惯上推下卸2、青蛙心态:没有危机意识3、打工心态: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4、借口太多:不自动自发去努力表现5、被动心态:对顾客和工作没兴趣和激情三、员工如何摆脱不良心态的纠缠?1、跳出畏惧的心理漩涡2、战胜胆怯3、克服倦怠4、冷静沉着5、重新振作6、一笑
5、了之案例:好的心态,好的服务能赢得更多的客户的心四、物业员工服务意识培训1、培养积极主动的物业服务意识2、物业服务技巧第6页3、掌握有效物业服务的原则五、物业服务技巧培训1、客户沟通技巧2、客户投诉处理案例:如何应对客户投诉六、优质物业客户服务培训1、客户心里分析2、客户不满、抱怨的原因3、客户投诉的心里分析4、客户投诉的目的5、让客户满意的策略七、处理客户抱怨培训1、客户抱怨的原因2、处理客户抱怨的好处3、处理客户抱怨的步骤4、客诉处理应有的礼仪5、完美的物业服务弥补八、物业客户服务培训总结第6页企业内训讲师王思齐讲师简介Lecturer
6、introduction讲师常住地:郑州,北京擅长领域:礼仪培训,客户服务,职业素养擅长行业:电力行业,电信行业,银行,医院授课风格Teachingstyle讲课风格清新自然、优雅大方,极具亲和力。课堂生动活泼,采用录像、情境模拟、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方法,寓教于乐;紧紧地把教学内容与实践能力相结合,风趣轻松,将理论知识演绎得生动易懂;极为重视和学员之间的互动交流,以此来激发学员充分参与,学员的关注度极高,从而达到最佳的授课效果;实用性极强,学员下课后就能用、会用,深受企业和学员好评;第6页学员感言Studentfeedback王思齐老师讲课
7、既有理论深度,又注重实用效果,能在工作中解决实际问题,体现真正培训的价值;耐心周到、重点突出、信息量高,案例丰富鲜活,让人更容易理解;培训内容丰富实用、引导及控场能力极强,实效显著;王思齐老师讲课的时候充满激情和活力,和我们一起分享丰富的案例并且实际操作,帮助我们解决了实际问题,提高了个人素养和气质,也提高了我们整个企业的形象。王思齐老师主讲课程Oncourse礼仪方向《公关礼仪》、《商务礼仪》、《服务礼仪》、《社交礼仪》、《涉外礼仪》、《销售礼仪》;客户服务《客户服务与沟通技巧》、《客户服务与投诉处理》、《客户服务意识培训》、《沟通艺术》
8、;职业素养《新员工职业培训》、《情绪压力管理与自我激励》、《职业意识与道德素养》。第6页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