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读碑窠石图》绘画的艺术特色

浅析《读碑窠石图》绘画的艺术特色

ID:37583755

大小:55.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5-25

浅析《读碑窠石图》绘画的艺术特色_第1页
浅析《读碑窠石图》绘画的艺术特色_第2页
浅析《读碑窠石图》绘画的艺术特色_第3页
浅析《读碑窠石图》绘画的艺术特色_第4页
浅析《读碑窠石图》绘画的艺术特色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析《读碑窠石图》绘画的艺术特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析《读碑窠石图》绘画的艺术特色摘要《读碑窠石图》为墨色绢本,纵长126.3厘米,横宽104.9厘米,现为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所收藏。从作品的短款“王晓人物,李成树石”不难推测出这幅作品是合作完成的,并各取所长,李成画树石,王晓负责描画人物。既然是两人合力完成了这一作品,想来他们二人是非常相处的来的,在人生的道路上,二人应该也有很大的相似之处。《读碑窠石图》的绘画展示了李成的绘画理念,也对以后的山水画风格有独特的风格。关键词:惜墨如金:寒林枯木:意蕴:造化Abstract"Neststonetabletreadmap"forblacks

2、ilk,126.3cmlong,104.9centimeterswide,nowJapanOsakaMuseumcollection.Fromtheshort"worksofWangXiaocharacters,LiChengshustone"isnotdifficulttospeculatethatthisworkisdoneincollaboration,andLiChengpaintedstonetree,eachinhiselement,WangXiaoisresponsibleforthepaintedfigures.Sin

3、ceitistwopeopletogethertocompletethework,Ithinktheyareverylikelytogetalongwiththetwo,inthelifeoftheroad,thetwoshouldalsohavealotofsimilarities.Readthe"map"ofthestonemonument'spaintingsshowLiCheng'spaintingideas,alsoforthefuturelandscapepaintingstylehasauniquestyle.Keywo

4、rds:XiMoRuJin:coldforestwood:implication:Nature目录摘要IAbstractII前言1一、《读碑窠石图》的简介2(一)《读碑窠石图》2(二)作者概括3二、宋代时期的绘画背景3三、《读碑窠石图》绘画的特点与风格5(一)、惜墨如金,宗师造化5(二)树石意象、石如云动6(三)造化心源、别具一格8四、《读碑窠石图》对后世的影响及成就8结论10参考文献11附图12谢辞13前言在第一次接接触到《读碑窠石图》这幅画的时候我就被深深的吸引到了,不论是画面中的人物还是树石都震撼着我的心灵。站在艺术的角度来看,

5、中国最早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才开始出现的,到了宋朝的时候已经慢慢变得成熟。宋代的时候不但经济得到了发展,而且更是山水画最为繁荣的一个时期。不仅作品的种类和规模多样,更是涌现出了一大批特别优秀出色的山水画画家。在这个时候的画家作品跟家注重于来自生活,来自山水,人物,在对于花鸟的描绘与再现上,这是一历史和人们思想的提高。更加贴近生活、注重刻画,所以才能使宋代的绘画进入了更具写实性和创造的历史新高。《读碑窠石图》,立轴,绢本,水墨淡色。纵长126.3厘米,横宽104.9厘米,北宋李成作。现藏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读碑窠石图》是两个画家合作所作

6、。画面十分的凄凉,一位骑着骡子的老冉正在石碑前观看碑文,旁边是几株枯树,背景幽远而神秘。此图置境幽凄,背景空无一物,寓无限悲凉于其中。李成(919~967)五代及北宋画家。字咸熙,唐宗室后裔。李成在我国绘画史上的地位是很高的,他不但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而且对于后世的影响也是十分的深远,直到今天还得到了无数人的赞美。一、《读碑窠石图》的简介(一)《读碑窠石图》《读碑窠石图》北宋李成绢本水墨纵126.3厘米横104.9厘米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藏。《读碑窠石图》为双拼绢的大幅山水画。表现了冬日的田野上,一位骑骡的老人正停驻在一座古碑前观看碑

7、文[1]。看着这样的枯树,再加上幽远凄凉的寒林,不得不让人感到一种凄凉。表现出了作者愁红惨绿,冷冷清清,往事不堪回首之感,他也表现出了自己桀骜不驯、孤寂高傲的品格。画里面的残碑用淡墨描绘,十分斑驳;几株脱尽树叶伸出枝丫的枯树围绕在石碑周围。孤立立的石头、地上的荆棘,这些景物更是烘托了无限的凄凉萧瑟氛围。背景显的十分的空旷,再加上萧瑟的景象,很容易让人陷入到某一段回忆之中。画中凄凉的平原之中的枯树枝丫变换的很复杂,笔式犀利,土坡上的窠石秀润圆滑,符合李成“气象萧疏,烟林清旷,毫端颖脱,墨法精微”的特色。一片荒凉茫茫的原野,几株枯叶的老树

8、,无限的凄凉沧桑景象荒野。在画面渐渐向远处延生的时候,一切都笼罩在迷雾之中,仿佛什么东西都没有了,强烈的增加了画面的神秘感。石碑,则是静静矗立在那里,谁也不知道碑里的内容到底记载了什么,是一段往事还是一段沉重的历史我们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