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7575299
大小:15.34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25
《《剪羊毛》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人民音乐出版社第六册《剪羊毛》主讲:薛飞莹灵宝市第二小学2014年4月教学内容:人民音乐出版社第六册《剪羊毛》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歌曲,进一步巩固“附点八分音符”和“四分休止符”的音乐知识。2、能熟练演唱歌曲,提高对音乐的感受力和表现力。3、通过聆听和演唱,感受歌曲愉快、活泼的情绪和风格。教学重难点:感受附点节奏及休止符赋予歌曲欢快跳跃的情绪及其表现作用,并能唱准确。教学用具:钢琴、多媒体、打击乐器教学过程:一、师生问好。二、课前游戏。师:上课前,我们一起来玩一个节奏的游戏。规则是这样的:老师唱旋律,同学们把旋律的节奏拍出来。1、师唱旋律,生拍节奏。2、生模唱旋律。三、导入:1、
2、师:听了你们的歌声,老师能感觉到此时此刻你们的心情非常愉悦,就让我们保持这份好心情,开始今天的音乐之旅,目的地是大洋洲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澳大利亚,我们一起出发吧(播放澳大利亚美景图片)。1、师:欣赏了澳大利亚美丽的景色,接下来我们还要再学习一首澳大利亚的民歌《剪羊毛》(板书课题)。2、出示教学目标。一、授新。1、聆听第一遍。师:歌曲表现了怎样的情绪?讲了什么内容?2、聆听第二遍。说出课前唱的那句旋律出现的歌曲的哪几个地方?3、师范唱。(1)生一边轻轻打节拍一边轻声跟唱。(2)生展示学会的乐句。4、生试唱第一段。5、生说难点,师生共同解决。6、重难点处理。(1)出示附点八分节奏,
3、师生模仿马蹄声,唱好这个节奏。(2)出示歌谱,找出附点八分节奏出现在歌曲的哪些地方,找出含有这个节奏最多的乐句,读一读歌词,唱一唱旋律。(3)师指导唱好休止符。要求:演唱时,有休止符出现的地方,用拍手提示。(4)感受体验附点和休止符在歌曲中的作用。1、学唱第二段。(生自学展示,师指导)2、歌曲接龙,巩固检测学生演唱效果。3、分角色演唱。师:从同学们嘹亮的歌声中,让我们感受到了大草原的广阔,仿佛看到草原上男女老少边唱着歌边剪羊毛的劳动场面。澳大利亚不仅风光迷人,更是世界上羊毛出口量最大的国家,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羊毛用途可大了,每当夏天来临,人们为羊儿剪下厚重的羊毛,运到工厂
4、,制作成毛衣、绒毯等生活用品,换来丰厚的收入,创造了幸福生活。因此,人们在剪羊毛时,心情就格外高兴。(1)生模仿高兴的老爷爷唱着歌剪羊毛的情景。(2)师生扮演自己喜欢的角色,再现草原上男女老少剪羊毛的场景。一、表演歌曲。1、欣赏合唱版《剪羊毛》,生说感受。师:这是一首合唱版的《剪羊毛》,有高低声部混合在一起,声音听起来就比较丰富饱满,再加上歌曲中富有弹性的“咔嚓”声,歌曲更加突出了欢快活泼的情绪。从这里看出,同一首歌曲采用不同的方式演绎,带给人们的感受就不同,这就是音乐的魅力。歌曲表现的方式还有很多,比如独唱、为歌曲编创舞蹈表演,还可以用乐器为歌曲伴奏。1、小组讨论喜欢的表演方式,
5、并创编。2、分组展示。一、总结。劳动给我们带来快乐,劳动创造了幸福生活,希望同学们都当一个热爱劳动的好孩子。最后让我们同唱歌曲的最后一句结束今天的音乐之旅。(幸福生活一定来到,来到!)同学们,再见!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