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的误区

素质教育的误区

ID:37573851

大小:36.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5-25

素质教育的误区_第1页
素质教育的误区_第2页
素质教育的误区_第3页
素质教育的误区_第4页
素质教育的误区_第5页
资源描述:

《素质教育的误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素质教育难以推行的深层原因应试教育在我国改革开放之初使教育尽快走出混沌、拨乱反正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发展至今,应试教育这种狭隘的教育模式正把我国教育引进死胡同,弊端显而易见,造成学生叫苦,老师叫累,家长叫惨,学校叫冤,部门背黑锅,社会叫无奈的现实场景。为此,近年来各界对素质教育改革进行了探讨,各地对如何开展素质教育进行了探索,不仅得到了教育界的赞同,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支持。但是,从目前的情形来看不容乐观,那么素质教育难以推行的深层原因在哪里呢?一、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观念束缚是根本原因中国改革开放已经三十多年,特别是经过几次有意识思想改造,人们的

2、思想观念得到了很大的改变,由此带来了前所未有变化,使我国在经济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综合实力已跻身世界强国之列。然而,几千年流传下来的传统思想观念还根深蒂固,影响着素质教育的推行。1、等级制度带来教育权威化。虽然经历几十年的社会主义改造,但流传几千年的封建等级制度并没有消亡,一些社会现象表明,等级现象在一些方面不仅存在,对教育的影响仍然表现突出。本来教学过程是一个平等的互动过程,在师道尊严、尊师重教的思想下,教学过程成了居高临下的灌输过程,教师成了权威的化身和知识的代言人。导致:一方面教学成了老师的单向知识输出和学生的被动接受活动。这种满堂灌的教学

3、过程僵化,形式单一,内容枯燥。现在极端的学校一天从早到晚要这样上十节课。辅助的教学手段就是做习题,各种各样的课外辅导书,各种各样的习题本堆积如山,学生在题海中挣扎。另一方面老师的教育过程、老师传输的知识变得不容置疑。表现在知识是唯一的,答案是标准的。2、等级制度带来教育庸俗化。一是教育行政化。首先学校的校长是组织任命的,其次学校的管理也是按政府机关的管理模式管理的。校园内“级别”森严,下级唯上级言行为准,唯上级马首是瞻。二是教师、学生官员化。学而优则仕,教而优则仕,由于这样的社会风气,对校园影响很大,一个班级个个是“官”,班长、组长、队长、委员、

4、代表一大堆。学生争取当官,家长为学生谋求当官,我们刻意培养的是“三道杠”、“五道杠”少年。可以肯定教育行政化,就不可能培养出真正的人才。目前教育最大的资源,既不是老师,也不是学生,而是行政权力。行政成为教育领域最大的资源,这种资源配置,有利于培养奴才,却非常不利于培养人才。这几年我们的教育改革是以失败告终的,有一位资深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一个假设:若中国现在取消小学到大学得教育,中国人的知识水平降低了,但中国人的创新能力、道德水准将会提高。一个好的教育应该是培养人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对美好事物的最求。而不应压抑人和束缚人,违背人性。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刻不

5、容缓!二、社会原因起到了逆导向作用1、在社会对人才的界定和需求上。总体来说,现在的社会是崇尚才能,量才录用的,这样就促使社会、家庭、个人竭尽所能培育人才、造就人才。然而,我们在对人才的界定上合对人才的需求上却出现了偏颇。由于把考试作为鉴别人才的唯一法宝,而且是一考定终身,所以变成了能够通过考试的都是人才,从而忽略了人才身上所必需具备的综合素质,什么都以考试作定论,五花八门的考试充斥人们的生活,考试也成为了一种经济。同时,由于全球经济一体化,我国处于产业链低端的局面长期没有改变,当我们津津乐道于我国成为“世界工厂”的时候,一条条生产流水线上也正在排

6、斥和扼杀我们的人才,因为简单和重复的劳动不需要高素质和具有创新性的人才。由此导致我们的教育成为应试教育,着重在考试的形式上做文章,在如何应对考试上下功夫。而大量的通过了考试或没有通过考试的人成了流水线上的“机械手”。2、在社会分配体制上。我国的改革虽然全面而深入,但在分配制度上的改革却不如人意,基本上还处在混乱状态。从计划经济时代的平均分配,到现在是随意分配,原来搞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现在可以说是搞导弹的不如瞎扯蛋的。长期的竞争无序和不规范的市场行为,使国民贫富分化严重,有数据表明,目前城镇最高与最低收入10%家庭间的人均收入差距约31倍,全国

7、最高与最低收入10%家庭间的人均收入差距约55倍。目前,收入比较高群体不是集中在高素质人才群体上,而是集中在政府部门、垄断行业上;不是集中在有创新能力的一线工人身上,而是集中在层层管理者身上。素质在管理者面前,在垄断之下什么都不值。3、在就业压力上。中国的人口众多,加上经济层次不丰富,以及一些不合理的用工制度,导致就业竞争强烈,就业压力巨大。上了好小学将来上好中学就容易,上了好中学就有可能上好大学。为了就业,为了未来,应试竞争早已从小学阶段下移到了学前阶段。家长们为了将来的“小升初”、“初升高”,以及最后的高考,在“幼升小”便开始发力。每一个新学

8、年开始,不少幼儿园大班都会流失一部分孩子,这些孩子纷纷进入了“更能教知识”的学前班,或者一些培训机构的幼小衔接班。从此开始紧紧围绕考试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