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中世纪文学[1]

第二章中世纪文学[1]

ID:37572376

大小:722.50 KB

页数:27页

时间:2019-05-12

第二章中世纪文学[1]_第1页
第二章中世纪文学[1]_第2页
第二章中世纪文学[1]_第3页
第二章中世纪文学[1]_第4页
第二章中世纪文学[1]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二章中世纪文学[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章中世纪文学教学目的:1、理解中世纪文学的文化背景2、识记重要的文学现象和重要作品3、重点掌握但丁《神曲》的思想二重性与艺术特点第一节概述历史学的分期: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7世纪中叶(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文化学的分期:公元5世纪希腊罗马文化衰落到14世纪文艺复兴之间的时代。中世纪文学特指的是中世纪初期和中期的文学一、中世纪文化的主流:基督教神学1、基督教的产生和发展:基督教从犹太教发展而来。(可参见朱子仪著:《流亡者的神话:犹太人的文化史》,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2、基督教的发展经历了从被欧洲统治者敌视、镇压、容忍到支持的过程,而成为适应欧洲封建制度需要的工具。2、中世纪文化特点上帝文化天国主义来世主义超验主义神权主义禁欲主义上帝创世说原罪说救赎说神权说基督教神学垄断了中世纪欧洲文化,是欧洲中世纪的精神支柱。①意识形态其他形式都归并于神学,成为神学的奴婢。②排斥古代文化(古希腊、罗马文学)③对百姓实行愚民政策④文学艺术是神学的婢女二、中世纪文学的特点中世纪文学具有复杂性和多元化的特点(一)内容上的复杂性1、宗教性中世纪文学的各种类型或多或少都带有宗教色彩。教会文学

3、以为基督教神学服务为宗旨,宗教性是必然的。世俗文学的宗教色彩:中世纪英雄史诗既体现了各民族的意志,又融入了基督教文化的宗教意识。史诗中的英雄具有较强的自我克制、自我牺牲的品格,广阔的胸襟和宽厚仁慈的情怀,体现了基督教的精神。骑士文学中的骑士具有忠君、护教、行侠、尚武的精神。信仰上帝、爱戴上帝、尊敬上帝是骑士的完美追求。骑士文学的爱情源于对圣母玛丽亚的宗教热忱,骑士与贵妇人的爱情是克制的、典雅的,体现了基督教文化的精神。2、复杂性宗教性与世俗性的对立和融合骑士文学是一种兼具世俗文学与宗教文学之间的文学样

4、式。骑士文学的古代系统就是模仿古希腊罗马文学的作品。骑士文学中骑士之爱是克制、典雅的精神恋爱,但是,它又有别于基督教禁欲主义而表现出世俗性的倾向。《破晓歌》一位骑士睡在心爱的女人身旁在频频的接吻中贵妇对他讲:亲爱的,我怎么办呢?白日正在来到,黑夜即将离去。啊,我听见放哨人在喊:离去!起来,我看见白日已经来临,在黎明之后。《特里斯丹和依瑟》特里斯丹带领依瑟到马尔克王国骑士文学典雅和纯洁的爱情仍以性爱为基础,包含了自然之爱的成分和对现世生活的热爱。恩格斯认为中世纪骑士之爱是“第一个出现在历史上的性爱形式”

5、。城市文学以嬉笑怒骂的形式批判宗教,歌颂市民乐观的精神,歌颂现世生活,是世俗文学。同时它有吸收的教会文学的一些体裁和手法。比如:市民剧源于宗教剧象征、寓意的手法深受教会的影响教会文学吸纳了世俗文学的一些因素(二)形式上的多元化文学类型的多样性:教会文学、世俗文学(英雄史诗、骑士文学、市民文学)文学体裁的多样性:教会文学:宗教戏剧(奇迹剧、神秘剧)、诗歌、故事等.市民文学:市民戏剧(、抒情诗、故事等三、中世纪文学的地位和影响中世纪文学是欧洲文学史上不可缺少的环节。它继承了古希腊罗马文化和文学,以丰富的文

6、学成就对后世欧洲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中世纪文学对古希腊罗马文学的继承英雄史诗对古希腊荷马史诗和维吉尔史诗传统的继承。《罗兰之歌》中的罗兰在宗教的虔诚里掩盖着对个人意志的崇尚——高傲、固执、任性的性格。《尼伯龙根之歌》中的西格弗里王子与阿喀琉斯的身世相似。信仰上帝,相信并遵守基督教教义和规则。保卫教会,保护弱者。热爱祖国,与异教徒战斗到底。勇敢、忠诚。诚实慷慨骑士行为准则你知道吗?《贝奥武甫》《罗兰之歌》P1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