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医人类学(Forensic anthropology)

法医人类学(Forensic anthropology)

ID:37560260

大小:608.50 KB

页数:28页

时间:2019-05-11

法医人类学(Forensic anthropology)_第1页
法医人类学(Forensic anthropology)_第2页
法医人类学(Forensic anthropology)_第3页
法医人类学(Forensic anthropology)_第4页
法医人类学(Forensic anthropology)_第5页
资源描述:

《法医人类学(Forensic anthropology)》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20章法医人类学 (Forensicanthropology)第一节总论一、概述——人类学的两大分类:人类学被称为人的科学(Scienceofman),分为体质人类学(physical1第一章总论anthropology)和文化人类学(Culturalanthropology)二大类。文化人类学是研究人类社会的行为、信仰,习惯和社会组织的科学,又称为社会人类学、民族学等。体质人类学是研究人类的体质特征、类型及其变化的科学,包括从猿到人的演变过程,人体发育中的体质发展和增进,世界各地人种的形成过程,地理分布及其相互关系。法医人类学也应包括在体质人

2、类学之中。2所谓法医人类学,是运用体质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解决与法律有关的人体种族、性别、身高、年龄及相貌问题的科学。3二、个人识别个人识别活体识别尸体识别白骨识别相貌、指纹、笔迹、纹身、声纹、DNA纹印等。亲友辨认、相貌、衣着、指纹、牙齿、疤痣、残疾、纹身、手术、DNA纹印等。颅像重合、容貌复原等。4(一)活体的个人识别(一)活体的个人识别相貌辨认、计算机人脸识别、计算机虹膜识别、指纹、脚印、笔迹、声纹、纹身、DNA纹印、牙科治疗记录等。1.刺字活体个人识别主要指对罪犯的个人识别,这在我国古代就有,例如墨刑,是在人身体的爆露部位如面部刺字

3、,给罪犯面部刺字,无论他走到那里,都使别人一望而知,容易识别。2.相貌识别如计算机人脸识别。53.贝蒂隆人体测量法现代意义的个人识别起源于欧洲,特别应当提到贝蒂隆人体测量法,测量人身11项骨骼长度,以此为罪犯建立测量档案,以识别罪犯。19世纪末该方法曾在欧洲广泛应用,但很快就被更为有效的指纹法代替。该方法是基于如下原则:(1)所选骨骼长度均是人体中易于准确加以测量的;(2)成人后,这些骨骼长度不会改变;(3)所有11项骨骼长度,出现任两人数值完全相同的概率是419万分之一。6贝蒂隆人体测量法11项指标包括:身高,坐高,左臂长(从肘部至中指尖),头

4、长,头宽,头高,两臂张开长,右耳长,左手中指长,左手小指长,左脚长。此外,还有正、侧面照相及眼色、疤痕等的描述和记录。78贝蒂隆还研究出一种编码制度,能很快查出档案中有没有新被捕者的资料(测量时,每一项测量均划分为大、中、小三种尺寸,并制作成索引卡片,以利查找)。9杜邦-马丁案件1882年底,新上任的警察局长同意给贝蒂隆一次机会,以试验他的方法,但条件异常苛刻,要求贝蒂隆在三个月之内完成试验,这意味着一个罪犯要在三个月之内犯罪二次,并二次被捕,但奇迹还是发生了,这就是著明的“杜邦-马丁案件”。101883年2月20日,贝蒂隆测量了一个自称为杜邦

5、的罪犯,他觉得好象认识这个人,然后他就去翻看卡片档案,结果他找到了一个数字完全一样的卡片,不过这张卡片上的名字是马丁,在1882年12月12日因盗窃空瓶罪被捕过,贝蒂隆兴奋地叫道:“我见过你,你曾因盗窃空瓶罪被捕过,你的名字叫马丁”。第二天,巴黎报纸报道了“杜邦-马丁案”和贝蒂隆人体测量法,从此,贝蒂隆的人体测量法成为识别罪犯的重要方法。111903年发生在美国的一件案子,即“两个韦斯特”的故事,标志着贝蒂隆测量法末日的来临。黑人青年威尔·韦斯特和威廉·韦斯特是孪生兄弟,1903年5月1日,威尔被关进堪萨斯州利温沃尔斯劳教所,对他进行了贝蒂隆测量

6、,记录员觉得他很面熟,查档案,发现了威廉·韦斯特的资料,两人的各项指标完全一样。这正是指纹派要寻求的案例,他们说,指纹法能准确无误地区别二人。该案例使指纹法开始取代贝蒂隆法,1个月后,纽约的辛辛那提监狱就采用了指纹法。124.指纹法中国人是最早使用指纹的,受此启发,1877年,时任英国殖民地孟加拉一个地区行政长官的英国人威廉·赫谢尔要求当地人在合同上按上手印,同时,赫谢尔试图在当地监狱中推广指纹制度,但未能成功。同一时期,在日本教授生理学的苏格兰人亨利•福尔兹也对指纹产生了极大的兴趣,福尔兹还利用它掌握的技术帮助当地警察破过案,1880.10.2

7、8,《自然》杂志还发表了他有关指纹研究的一封信。13英国科学家佛兰西斯•戈尔顿1892年写出了《指纹学》一书,该书影响很大,戈尔顿得出了三个的结论:指纹终身不变;指纹可以识别;指纹可以分类。戈尔顿的研究为以后指纹应用于实际工作奠定了基础。14解放后,我国于1956年开始实行“十指指纹分析法”,以后,各地又建立了单指及单联指指纹登记法。隋着计算机的应用,“指纹自动化识别系统”已经在世界各国广泛应用。虽然DNA技术已很成熟,但未见完全替代指纹。自2000年3月至2001年,纽约市警察局用DNA技术鉴定了200名嫌犯,而仅在1999年一年中,警方

8、利用案发现场的指纹就进行了1117次鉴别,是纽约市警察局历史上运用DNA进行鉴定的6倍。155.笔迹鉴定6.足迹鉴定7.牙齿鉴定8.声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