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课堂中的学具使用

浅谈数学课堂中的学具使用

ID:37521017

大小:17.23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24

浅谈数学课堂中的学具使用_第1页
浅谈数学课堂中的学具使用_第2页
浅谈数学课堂中的学具使用_第3页
浅谈数学课堂中的学具使用_第4页
浅谈数学课堂中的学具使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数学课堂中的学具使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浅谈数学课堂中的学具使用赵忠香《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思考。……教师教学应该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的机会,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得到必要的数学思维训练,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操作学具是小学数学课堂中最直接、最常用的教学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但操作学具的时机不当,操作的次数或多或少,都会影响教学效果。现就数学课堂中学具的操作,谈谈我粗浅的认识和体会。  一、学具使用的目的1.使用学具激发学习

2、兴趣小学生思维处于具体形象为主的发展阶段,具有爱玩、爱动的思维特点,创设合理的动手操作情境,让学生利用学具动手操作,在活动中探索,会使学习变得有趣、轻松、高效。如在二年级数学《旋转与平移》的教学中,我提出问题:小船从固定点向左平移三格,再往右平移两格,最后向下平移一格,应该到达什么位置?学生想象不出结果,难有正确答案。可当我将方格纸和小船图片这些学具发给他们后,积极性一下就调动起来了。通过亲自动手、小组合作,很快找到了小船3次平移后的位置。因此,让学生操作学具,一方面可使学生手、口、脑、眼、耳多种感官并用,扩大信息源,积累丰

3、富的表象;另一方面也满足了小学生好动、好奇的特性,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2.使用学具促进概念形成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认识规律是“感知——表象——概念”,而操作学具符合这一规律,能变学生被动地听为主动地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去感知大量直观形象的事物,获得感性知识,形成知识的表象,并诱发学生积极探索,从事物的表象中概括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形成科学的概念。如在教学“倍”这个概念时,先让学生摆3个圆片,接着摆三角和圆片同样多,即3个三角,再摆同样多的3个三角,此时三角有2个3,三角的个数就

4、是圆片个数的2倍。用同样方法摆梨和苹果,红花和绿花……,加深对“倍”的理解。通过学生摆一摆,悟一悟的实践活动,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和形象的实物图片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概念具体化,使学生悟出“倍”这个抽象陌生的概念。3.使用学具帮助理解算理在计算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会算法,还要让学生懂算理,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数学家华罗庚指出,数缺形时少直观,形缺数时难入微。这就要求在研究数学问题时,把数形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从数的方面用分析的方法进行抽象思维,从形的方面进行形象思维。通过学具的操作,可促进这一过程的完成。例如:《一位数的除法》教学

5、时,学生难以理解的是十位上余下的几个十要和个位上的数合起来继续除。如何突破这个难点?我采用摆小棒的方法,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体会。例42÷3,把4捆(4个10)平均分3份,每份是1捆(l个10),十位商1;剩下1捆表示1个10,要继续平均分只能拆开和2根合并成12根,再平均分3份,每份是4根(4个1),个位商4。让学生把动手操作活动和竖式相对照,数形结合,在操作中从形的方面进行具体思考后逐步过渡到数的方面进行思维。通过摆小棒体会剩下一捆要继续平均分,该怎么分,使学生较为深刻地理解有余数时继续除的算理,同时促进了学生形象思维和

6、逻辑思维的协调发展。  4.使用学具渗透数学思想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是突出数学本质,提高数学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数形结合的思考方法,变换、转化思想,对应、集合的思想等基本数学思想方法,这都是发展学生数学思维,提高学生数学素质不可缺少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充分利用学具,可有助于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如:教学“同样多”时,让学生先摆5个梨,然后让学生在下面一个对一个的整齐地摆5个苹果,就渗透了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教学面积计算时,通过学生剪、拼等操作活动,把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圆形转化为已学过的平面图形,从而推导出面

7、积公式,就渗透了转化的数学思想。二、学具使用的时效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具要准备充分,选择适当的时机让学生操作。因为过早展现学具会分散小学生听课的注意力,降低教学效果。如果过晚展示,又会让理论和实践脱节,达不到应有的效果。还有在不同的课堂教学中,同样进行学具操作,由于活动操作的时机不同,即在课前、课中、课末不同的时候进行,取得的教学效果也不同。如“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课上,开始就让学生摆出6个三角和4个圆片,然后让学生说出三角比圆片多2和相反的一句话。此时操作只起到创设情境的作用。若在课中进行操作,让学生通过摆

8、一摆来计算或解释为什么6-4=2。此时的操作活动是学生理解各部分意义的过程,也是理解“同样多”的过程。在这一操作活动的基础上,只要老师稍加引导,就能让学生深切体会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真正理解相差问题中量与量比较的实质,即一一对应后多(或少)的部分就是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几的部分。如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