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四首教学设计

古代诗歌四首教学设计

ID:37511001

大小:23.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24

古代诗歌四首教学设计_第1页
古代诗歌四首教学设计_第2页
古代诗歌四首教学设计_第3页
资源描述:

《古代诗歌四首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古代诗歌四首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了解与诗歌有关的文学常识,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2、理解诗歌内容,学习诗人借景抒情的方法。3、体会作者宽广胸怀以及想建功立业、成就一番事业的远大抱负。教学重点:诵读并背诵,理解诗歌内容。教学难点:品味语言,体会意境。课时安排:1课时教法、学法:教法:“三读”法,即一读:读准字音、节奏、情感;二读:结合书下注释,疏通文意,整体感知;三读:品析诗文。学法:小组讨论;自主、合作、探究。教学过程:一、导入(歌曲导入《明月几时有》)古诗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们有的充满了生活的情趣,有的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千百年来被人们广为传颂。

2、从今天开始,我们将陆续学习课本中的四首古诗,它们都是写景抒情的佳作。诗人登山望海,赏花观鸟,咏春悲秋。下面我们一起走进《古代诗歌四首》,去感受作者的思想情怀。二、诗歌常识古体诗: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近体诗:是唐代形成的一种格律体诗,分为两种,其字数、句数、平仄、用韵等都有严格规定。①一种称“绝句”,每首四句,五言的简称五绝,七言的简称七绝。②一种称“律诗”,每首八句,五言的简称五律,七言的简称七律,超过八句的称为排律(或长律)。三、引领探究《观沧海》导入:首先让我们来学习第一首诗《观沧海》,请同学们把书翻到81页。1、乐府诗常识2、检查预习:作者简介(把书

3、下注释有的划下来)3、检查预习:写作背景诗人当时正处在自己事业的最高峰,他已经削平了北方群雄,又打垮了乌桓族和袁绍残部,消除了后患,如果再以优势兵力去消灭南方的割据势力的话,他就可以一统天下了!4、朗读一读:读准字音、节奏、情感(听录音,个别读,齐读)二读:结合书下注释,疏通文意,整体感知(诗中出现的每个字或词都要翻译,小组讨论,组内解决,全班解决)三读:品析诗文(1)全诗围绕哪个字展开的?明确: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以下内容都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此句主要交代什么?主要交代观海地点、方位,句中虽没有写人,但我们仿佛看到了曹操登山观

4、海时那种勃勃英姿。(1)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哪些诗句是写现实的?哪些诗句是想象的?明确:全诗共写了三层意思:第一层:(开头两句):叙事,交代了观海地点和目的,直陈其事,“观”字统领全篇。第二层:(水何……涌起):描写了大海的景象和山岛景象。——实景问:实写观海的诗句一共有6句,所写的内容和角度有什么不同?“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总写全景,大海和山岛的景象;动静结合,描写大海全景;接着两句写岛上的草木,“树木丛生,百草丰茂”一派生机勃勃。这两句是紧扣上句“山岛竦峙”展开的;描写静景,表现了岛上的勃勃生机;下面两句“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写出了海上景象的变化,惊涛拍

5、岸。描写动景,表现了大海的磅礴气势。“涌”字用得尤其出色。从描写中,我们不仅看到了大海波涌连天的形态,而且仿佛听到了惊涛拍岸的声音。第三层:“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体现了作者的气概。——虚景。是作者想象出来的。从两个“若”字可以看出。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附文,是为和乐而加的,与诗的内容无关。(3)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明确:“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诗句,诗人将自己这种昂扬奋发的精神融会到诗里,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怀。大海的形象正是诗人形象的化身。诗人已经削平了北方群雄,现在又打

6、垮了乌桓和袁绍残部,为即将挥师南下统一中国解除了后顾之忧。在踌躇满志的时候,他借大海的形象抒发了建功立业的愿望,写出了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雄浑诗句。本诗借景抒情,诗人以洗练的笔法,神奇的想象,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抒发了诗人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四、总结归纳这首乐府诗是借景抒情,以“观”字展开,采用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的写法,诗中“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写出了诗人曹操博大的胸怀。五、反馈训练1、对“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句意理解正确的是()A.日、月的运行,都是从大海里升起又降落;银河灿

7、烂,也好像是发源于沧海之中。B.日、月朗照大海,星星闪烁,辉映于海面。C.太阳、月亮、星光灿烂的银河,好像都是从海里升起又落到海里去了一样。D.太阳月亮不停运转、银河灿烂,它们有的没入海底,有的投映到海面。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观沧海》是乐府诗《步出夏门行》中的第一章B.“山岛竦峙”一句中“竦”与“耸”同义,为“高”的意思C.本诗结尾两句,与正文的内容有直接关系,起深化主题的作用D.建安文学时的“三曹”包括本诗作者曹操及其子曹丕、曹植3、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两句全景式地描绘了大海那种苍茫动荡的气势。()4、“临”字统领全篇,以下十句,都是写海上的景象。(

8、)5、这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