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7495573
大小:730.31 KB
页数:49页
时间:2019-05-11
《2015教师考编专业知识复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5教师考编专业知识复习专题一:现代汉语知识之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成语)辨析考查形式稳定,重点考查对熟语(主要是成语)运用正误的辨析,题型为选择题,或辨析选择,或填空选择,要求根据具体的语境判断熟语运用是否恰当,设问形式多数为“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少数为“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分值为2分。所考查的熟语一般在社会生活中较为常见,运用较为广泛;语言材料多选自当前报刊,能与时俱进。考情透析1.望文生义;2.褒贬误用;3.用错对象;4.语义重复;5.谦敬错位;6.前后矛盾;7.不合语法;8.一词多义;9.轻
2、重失当;10.形近混淆●常见错误类型归纳► 类型一 望文生义熟语意义具有整体性,而且意蕴是约定俗成的。如果光从字面上去牵强附会,由理解不确切而造成的运用错误,就是望文生义。“望文生义”误用有个特点,表面上看放在原文中很贴切,但那只是照字面理解。很多成语有转义、比喻义。判断这种误用类型的方法只有一个:必须理解该成语的实质意义。为此,对成语中的关键字眼要细加关注,如“不足为训”中的“训”不是“教训”,而是“准则”之义。类型二 褒贬误用有些成语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已经附带上一定的感情色彩,或褒义,或中性,或贬义,运用时易造成误用现
3、象。成语从感情色彩上可分为褒义、中性和贬义。不同的成语常带有不同的感情色彩,并随着语言环境的不同而变化。我们在使用时必须辨明褒贬,否则就容易造成褒词贬用或贬词褒用的错误。有些成语的适用对象具有特定的“方向性”或“针对性”,有的指自然界,有的指人类社会;有的指个体,有的指群体;有的专用于男女或夫妻之间;有的只适用于某一领域。如果能记准这些成语的适用对象,使用起来就可以避免张冠李戴的错误。有些熟语因词义有所侧重,其适用的对象也有限制。词义不同,其特定的适用对象也有别:比如有的只适用于人,有的只适用于物;有的只能用于群体,有的只能
4、用于个体;有的专用于特定的情景(如只能用于男女或夫妻之间),有的专用于特定的范围(如只能用于写文章或文学艺术)等等。如“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有人却用它形容刚毕业的大学生或者男孩子,范围不对,用错了对象。其他相关熟语还有“相敬如宾”(用于夫妻)、“两小无猜”(用于男女小时候)、“鬼斧神工”(用于艺术品)等。► 类型三 用错对象在语言中使用某个熟语时,熟语的语意可能与句子语境中的某些词语意义重复,造成语言表达中的重复或赘余;还有一些熟语,由于我们没有准确而全面地掌握其意义,在使用过程中造成熟语的意义与其他部分语意相矛
5、盾。如:“看到他这种滑稽的表情,坐在身旁的一名外国记者忍俊不禁扑哧一声笑起来。”“忍俊不禁”是忍不住笑的意思,与句中“扑哧一声笑起来”语意重复。►类型四 重复矛盾谦辞,就是由于表示谦虚的言辞,中国人喜欢谦逊,所以谦辞在人们日常交际和书信往来中是不可或缺的;敬辞,用于对他人表示敬意的言辞。如:“我的邀请一片至诚,您老就恭敬不如从命吧!”句中的“恭敬不如从命”是谦辞,只能用于说话者表示自谦,不能用于对方,这里运用错误。由于成语约定俗成,一些成语的使用有一定的场合,有的还要区别尊卑、长幼、主宾、男女等,这就要求我们在识记和使用时注
6、意场合,做到自谦敬人,得体合度。敬辞用于对方,而不是他方(第三方);谦辞用于自方。如果分辨不清,就可能导致敬谦错位。如“耳提面命”只用于长辈对晚辈,不能用于同学或同事之间。类型五 谦敬错位熟语运用是否正确,标准是看能否符合语境。和整个句子的氛围吻合,和人称相应,和句意一致等,就是正确使用。类型六 不合语境方法一.揣摩语境。方法二.区分轻重。根据特定的语言环境,避免重词轻用或轻词重用,避免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可以避免熟语轻重失度而不合语境。熟语除了清楚它在语境中形成的语意关系外,还必须关注它构成的语法关系。有些成语在实际的运用
7、中,会有约定俗成的搭配关系,如只能构成主谓关系、动宾关系、修饰语与中心词的搭配关系等。类型七 功能紊乱(1)“同心同德、深思熟虑”只能作谓语,不能带宾语;“津津乐道、耳濡目染、司空见惯、漠不关心”等不及物动词不能带宾语;“不约而同”只能作状语。(2)“望其项背、同日而语、等闲视之、相提并论、一概而论、等量齐观、善罢甘休”等成语不能用在肯定句中,只能用在否定句或疑问句中。类型八:顾此失彼有些成语在演变中不断引申新义,甚至发生转义,因此有些成语的含义不是单一的,往往有两种甚至两种以上含义。如果“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就很容易误判
8、成语。对这些成语,要全面把握其多种含义及其不同的使用语境。类型九:形近义混用有些成语与其他成语由于语音、字形相似,意思接近或具有某些共同的语素,在使用时极易混淆,如“不孚众望——不负众望”“目不暇接——应接不暇”等。对这些易混成语,一要辨其“形异”,看“异”在哪,二要辨其“神”,注意使用上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