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7489776
大小:25.47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24
《在改变与反思中前行——建构“学习共同体”的思考与实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在改变与反思中前行——建构学习共同体的思考与实践前言:日本当代教育学者佐藤学在《静悄悄的革命》《学校的挑战》等著作中介绍了他在日本多年来学校改革实践探索中形成的先进理念——把21世纪的学校作为“学习共同体”来重建的愿景、哲学与方略。近年来,创建学习共同体这一改革探索在日本、台湾及至我国部分地区得到推行,呈现方兴未艾之势。笔者近年来在新一轮课改实践中进行过多角度探索和多元思考,并多次到台湾新北秀山国小等地考察学习,在深入比较后选择建构学习共同体作为进行课程改革探索的实践指向。通过请进来,走出去,认真学习思考,大胆实践迁移、反思调控等途径,引领教师们在
2、改变在稳步前行。一、什么是“学习共同体”?1.“学习共同体”的核心理念学习共同体指学习个体在相互认同的基础上,通过相互配合、相互帮助、相互依存而进行共同学习,集体建构达到共同发展。协同学习是课堂里学生“活动式、合作式、反思式”的学习共同体的核心概念。协同学习是以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为基础,团队中每一个成员(包括教师)都要学习,而且要互相学习,将学习活动视为经由对话沟通(协同)的一种文化的、社会的、伦理的沟通。强调师生、生生“不是合作学习中的合作关系,而是在文化内容的认识和理解,以及意义和关系的建构”。体现了以学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我们认识到,合作
3、学习虽然重视团队合作,但强调的是在合作中共同解决问题,完成任务,形成共识,即强调求同,而且,在实践中往往产生学优生领导,甚至包办合作,学困生依赖合作,甚至消极等待的现象。这不是真实性的学习,不利于全体学生的学习与成长。2.课堂里“学习共同体”的基本要素认真倾听课堂学习是师生以文本为载体,以语言为媒介将他人(文本、教师、同伴)说的话转化成为自己的话语来理解学习内容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以倾听为基础的。学习共同体的课堂倾听重于表达。首先是教师要认真倾听学生的表达,并加以意义化——分析学生的发言与文本内容或其他同学发言或自身经验间的联系,并予以串联(关联)后
4、回归到知识。其次是学生相互间的倾听——包括小组内或同桌间的相互倾听,和全班间对同学发言的倾听,理解对方的表达内容,思考对自己的启迪,进而为对话沟通奠定基础。悄悄对话课堂学习中,部分学生在教师提出问题后的踊跃发言、热烈发言,貌似在探讨,但对大多数的学生而言,学习不一定都会发生。而在学习小组(或同桌两人)中轻声细语的讨论交流,悄悄对话,更能吸引对方倾听的注意力,引发对方的思考,从而产生真正的学习。这也包括教师在小组学生讨论时认真倾听之后悄悄地与之交流或启迪。互学互教课堂中学生间的悄悄对话是进行互学互教的活动,对话的形式可以先是各自表达对教师提出问题的思
5、考,再是学困生主动向同桌学优生求教。如,“这个问题我不懂,请你教我”或“这个问题应该怎么理解,请你说说”等,而后是学优生指导学困生。也可以是同桌配合两人各自表达后相互质疑、解疑甚至追问,从而使学习走向深化,对问题的理解更加深入。这个过程是学生间互惠的学习过程,也是学生间构成平等关系的过程。改变了传统合作中学优生单纯教学困生的弊端,体现“协同学习”的真谛。轻声交流这是学生小组(同桌)悄悄对话,互教互学之后面向全班的交流。但协同学习的交流强调同桌合作进行交流,即一组同桌两位同学一起站起来轻声表达。一位同学表达,另一位同学或补充,或纠正,或拓展,或生疑,
6、或评价。教师应就近倾听,相机与文本内容进行联系,其他同学也应认真倾听。而后其他组同桌或若干组同桌相继轻声表达交流各自看法与感受,教师也相机对他们表达的内容之间进行关联。串联梳理这是协同学习后的一次提升。即教师在各组交流后,对发言内容进行串联式梳理,但梳理的指向首先是尊重差异(即梳理各组发言的不同点)而后是回归学科知识点的共识,即趋同存异,和而不同,而不是一味地求同,导致“同而不和”。这种串联梳理也可由老师的启发引领下学生共同完成,以利于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跳跃学习这是协同学习后的第二次提升,即教师至少要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文本学习的基础上,提
7、供超越文本但又处于学习最近发展区的且与文本有一定联系的内容进行拓展延伸,对学生形成挑战,并引领学生在应对挑战中既享受学习成功的愉悦,又在认知上获得一次“跳一跳摘果子”的锻炼。二、怎样构建课堂“学习共同体”?1.改变课桌排列——发挥U型排列的功能传统秧田式四列七行课桌排列让学生全部面向教师排排而坐,让学生只能将视线聚焦教师,这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桌位排列,不利于学生间的互动与共同学习。为此,我们的学习共同体构建首先从改变排列开始,将课桌排成既有利于学生相互面向,又不影响学生面向教师的U型,让课堂上形成生生、师生多向互动的网状结构,让学生有机会看到更多
8、的同伴,降低小组讨论音量,方便同伴倾听,营造安静环境,也让教师便于环视全班同学学习,充分发挥让学生之间方便倾听悄悄交流互动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