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7486821
大小:25.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5-24
《创造适合儿童成长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创造适合儿童成长的“主题阅读”儿童并不缺少阅读,而是缺少有主题的阅读。常常和许多同龄人一起回忆这些场景:咿呀学语时缠着父母讲故事;坐在大槐树下似懂非懂地听说书人的唱念之词;小心地翻阅已经磨黄了的“小人书”;众多人坐在一起快乐地阅读“手抄本”……那是何等的快乐和幸福。每每忆及,童年里无数与阅读有关的美好往事便会在心中荡漾。如今,那些看似艰苦却无比幸福的阅读旅程都已成为过往。本来,这个时代并不缺少阅读,孩子们也无须为阅读发愁——随便进一个书店,我们都能看到儿童书籍铺天盖地,花花绿绿、林林总总。然而在阅读书籍泛滥的背后却隐藏着一个不争的事实:孩子的阅读兴趣越来越低,学习语文的能力不见长进。
2、为什么?古人云:开卷有益,但仔细想想,今非昔比。古时书少,流传于世的都是经典之作,当然可以说开卷有益。而如今的图书市场良莠难辨,虚伪、炒作、玄幻、污秽之作杂陈其间,儿童读了不但不能增长阅读才能,反而会增添许多坏毛病。即使是适合儿童阅读的书籍,大多也缺少精神内核,缺少主题引导。如若缺少精神引领,阅读就像大海中盲行的船,最终会偏离航道或无功而返。因此,对于今天的儿童,读什么书其实是一个比读不读更重要的问题。我们认为,儿童并不是缺少阅读,而是缺少“有主题的阅读”。那么何谓“有主题的阅读”?在我看来,有主题的阅读就是要在儿童成长中注入必需的精神元素。一个具有很高阅读能力的人,可以上溯远古下及
3、未来,多识草木虫鱼之名,遍鉴奇山秀水之貌,显经天纬地之才,鸣黄钟大吕之音,育尧舜周公之德。我认为儿童品德培养的缺失,很大程度上要归因于“阅读偏食”和“文本失真”。作为教师,我时常观察儿童的眼睛,那些喜爱阅读的孩子,眼睛流露出的往往是睿智、聪颖、自信、成功、喜悦;缺少阅读或“阅读偏食”的孩子会时常显露出无奈、悲观、叛逆、自卑和暴戾。同时,我极为反对“文本失真”。所谓“文本失真”就是文章作者不叙述真实的事件或言不由衷、言过其实。阅读这些文本只能教给孩子们说大话、空话,编故事、说谎来欺骗他人。一些本来应该在阅读熏陶中逐步习得的美德却丧失于“假、大、空”的文风中,害人不浅。有主题的阅读就是要
4、坚持两个原则:一是文章要以“激扬向上、自信人生”为基调。或充满哲理,如“生活是一首哲理诗”主题;或充满爱意,如“平凡人·平凡心”主题;或充满遐思,如“儿童名著万花筒”主题;或讴歌生命、和平,如“心灵上的小鸟”、“硝烟里流泪的眼睛”等等,这些主题都应该成为儿童心灵深处最细腻、最生动、最真实的精神成长养料。如果把这些主题贯穿起来,必将构成儿童生命成长的完整脉络。二是以“真”为第一要义。真者善也,真者美也,真的文章,真的文字一定能从某一方面拨动儿童的心弦,使文字同儿童情感、心灵对接,那种从内心里释放出的真的力量不是摇旗呐喊、声嘶力竭能相比的。有丰富主题的阅读可以充分弥补儿童生活经验的缺乏。
5、常常听人抱怨:现在的孩子太缺少生活了,他们根本写不好文章。而我要说,儿童缺少的生活和写作资源完全可以通过阅读来弥补。其实爱阅读是儿童的天性,而成人往往不自觉地忽视了这一点。儿童天然喜欢猎奇,而阅读正是他们打开心灵窗口与世界接触的最好媒介。对于少不经事的儿童,书籍就是一部丰富的生活史,美丑忠奸、爱恨情仇、酸甜苦辣样样俱全,现实中没有一个人的生活有着如此的广度和厚度。同时,文字折射出的无穷想象力、美感、哲思、玄妙也是其他任何东西都无法替代的。然而面对如此丰厚的生活资源,如果只是偏食地摄取,是不能支撑生命健康成长的。阅读也是,偏颇的阅读会导致儿童发展失去重心。因此阅读要有一定规律,要有一条
6、主线。鲁迅说,“读书须如蜜蜂一样,采集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我认为,这里所提到的“博采群书”其实就是在有系统地、有准备、有层次地丰富阅读者的生活阅历,尽管这是一种间接行为,但同样会对儿童成长产生巨大的影响。有主题的阅读就是要寻找这样一个“阅读脉络”,它如同先在儿童生命中找到了成长的关键点,然后用曲线描绘出一个良好的发展态势图。有主题的阅读让儿童在潜移默化中学习写作。为什么孩子的写作兴趣越来越低?我认为这和阅读兴趣息息相关,要知道习作技巧不是总结出来的,而是在阅读中一点点熏染习得的,一个丧失阅读兴趣的孩子也必然很难产生对写作的浓厚兴趣。因此
7、我赞成让儿童在有兴趣的阅读中去学习写作,过多过早地讲习作方法,看似捷径,其实是在教孩子们写“八股文”。这些习作方法和技巧正像许多诗歌一样,讲得多了,嚼得碎了,反而越没味了,连最开始的阅读兴味也会一并泯灭掉。如果我们先让孩子们自己阅读同一主题、不同体裁、不同形式的文章,读到动情处只须想一想作者为什么写得如此动情,读到优美处也想一想作者为什么写得那么优美,再把同一主题的这组文章连起来比较一下文章各有什么特点,这样长期坚持,只怕教师不去讲什么孩子们也会逐渐爱上阅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