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7479472
大小:79.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5-24
《东川四小2016秋—2017春校本研修与能力示范校建设工作计划_20160829》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东川四小校本研修与能力示范校建设工作计划(2016秋——2017春)根据《“国培计划(2015)”—昆明市中小幼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示范校建设实施方案》的要求,结合我校校本研修的实际情况,为构建更实用的校本研修途径,充分利用网络研修平台,更有效地对教师进行再教育,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特拟定本计划。一、总体目标“创建优质教育,形成教育品牌”“强化校本研修,培育人才高地”1.立足教研,聚焦课堂,推动每个教师在课堂教学和日常工作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师边学习、边实践、边应用、边提升。2.提升教师业务水平,提高学校
2、教学质量,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3.努力构建“线上与线下研修、课堂应用、校本研磨”为一体的研修机制。4.为学校生成一批信息技术应用的优质教学资源,丰富我校教学资源库。10二、工作思路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以全体教师为对象,以开展网络研修和校本教研为主要形式,结合我校实际,将教学、教研、校本研修、网络研修等工作全面整合,务本求实,研修教师思想,激发教师内在动机,提升教师人格魅力和教育教学成绩。围绕课堂教学,从常规工作做起,增强校本研修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三、主要内容1.为了校本研修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本学年将在原有工作坊的基础上再创建各年级的语文、数学兴趣工作
3、坊,如“东川四小一年级语文工作坊”、“东川四小一年级数学工作坊”等。由备课组长担任坊主,组织成员进行研修活动。2.通过集体备课,聚焦学科知识易错点、教学重难点,易考点,结合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开展教研活动,要求每次活动有图片、有记录、有简报,并将每次活动的简报上传至研修网。3.学员按时登录平台进行远程学习,积极参与互动交流,要求工作坊学员100%参与,100%合格。4.开展微课制作活动。要求学校所有任课教师都参与微课制作活动,并有效利用微课资源,提高教学质量。510.课堂教学及竞赛。本学年将继续开展语文、数学和专科组的课堂教学竞赛活动,以赛促研、以赛
4、促教,通过课赛提升教师们的专业技术能力。继续抓好一年级的常规汇报课及新进教师汇报课、达标课。6.青蓝工程、骨干教师工作室。继续用“青蓝工程”和“骨干教师工作室”培养青年教师及学校省市区校骨干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并做好引领示范及传帮带工作。7.外派学习与教研交流。根据实际情况,派教师外出学习和参加培训,积极参与校级间的教研活动,交流经验,开拓视野。8.建立校本资源库,积累教师优秀研修成果。把学校各教研组研磨出的优秀成果上传至网络平台,充实学校资源库,并在全校推广学习。四、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狠抓落实成立学校校本研修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加强对学校校本研修
5、工作的领导和管理,确保校本研修工作落到实处。1.领导小组:组长:余炳春组员:马梦娥、吴光明、刘茂萍领导小组负责校本研修工作的总体策划、宏观调控、全面协调以及对研修工作的检查、考核评价。2.工作小组:组长:刘茂萍10成员:王开兰、张家文、孙宁、备课组长工作小组负责整个研修过程的组织实施,组织教师进行校本研修的各种学习、培训,规范教学行为,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完成各项研修任务。(二)健全制度1.考勤制度每一次集中培训做好考勤登记。教师无特殊情况,一律不得请假。2.考核制度每一位研修教师必须按要求、按时完成研修任务,方可获得校本研修5分。3.工作制度(1)工作小组指
6、导各工作坊的研修内容、研修方法,每一次集中培训由组织者认真做好指导材料、培训记录、图片采集等工作。(2)各年级组长配合备课组长组织好本年级教师完成本工作坊的每一次主题研修活动,线下研修必须做好图片采集、活动记录、活动小结等工作,交给坊主上传到本工作坊。(三)建立教师研修档案学校集中培训做到有时间、有内容、有人员、有考勤记录,建立人手一册的《东川四小校本培训考核表》,为考核、计分提供依据。10东川区第四小学2016年8月附表:东川四小校本培训考核1010东川区第四小学教师校本培训考核表学校:担任工作:姓名:考核期限:10教师校本培训个人学习研究计划10教师校本
7、培训个人学习研究总结学习收获存在问题及努力方向10昆明市东川区第四小学教师校本培训考核表单位:东川区第四小学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参加工作时间学历政治面貌职称担任工作培训形式培 训 内 容培训时间培训学时考核学分得分校内集中学习政治、业务学习20次202讲座交流20.220.2专题交流30.330.3课题研究10校:0.5、区1市:1.5、省2网络研修10每学时0.1分个人资源2每份资源0.1分学术交流参加各级教学研究:听课节每节1学时(0.1分)上课节每节3学时(0.3分)论文发表或获奖10区0.1市0.2省0.3国家0.4读书自学101师带徒根据情况,有
8、针对性地进行传、帮、带101其它培训项目合计年度学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