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魏晋章草今草演进试探

东汉魏晋章草今草演进试探

ID:37459027

大小:57.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5-24

东汉魏晋章草今草演进试探_第1页
东汉魏晋章草今草演进试探_第2页
东汉魏晋章草今草演进试探_第3页
东汉魏晋章草今草演进试探_第4页
东汉魏晋章草今草演进试探_第5页
资源描述:

《东汉魏晋章草今草演进试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东汉魏晋章草今草演进试探——以陆机《平复帖》为中心 王晓光  内容提要:本文以陆机《平复帖》为中心,由点及面探讨东汉至西晋时期草书的发展演变。首先从五个方面分析《平复帖》笔墨点线细节特征、廓清其章今兼有之特色;再由《平复帖》向前溯追,考察汉魏晋草书演变情形,特别是章草、今草的形成发展及其在汉末魏晋的转变,兼及章、今形式细节比较,西晋草书流脉分析等;最后试析《平复帖》在书风转变期呈现出的典型特征及其之于魏晋草书的意义。关键词:平复帖 章草 今草 形式 汉魏晋     西晋陆机(261-303)的《平复帖》是现存最早的名人墨迹,本文首先对《

2、平复帖》(图一)点线等细节进行深入细致剖析,并以《平复帖》为中心,梳理汉魏西晋时期草书的发展、演变情况,特别是章草、今草递变过程中凸显的普遍性形式特征,继而阐论《平复帖》在那一时期草书变化中的价值和意义。 一《平复帖》笔墨形式探微   (一)“つ”、“”、“ㄥつ”形线式、笔势  《平复帖》居绝对优势的线型为“つ”、“”、“ㄥつ”等,它们几乎含在每个字中。  1、单字右部转折处一般作“つ”型,为“つ”、“)”型线式的主要集中处,字右部这种弧笔几乎占该类线型的80%以上。凡有横折或类于横折的线段、笔势一般均作“つ”型。含该线式的单字如前三行

3、中“羸、恐、复、属、初、病、虑、不、为、男、乃、前、忧”等,全篇共50多字,占《平复帖》总字数60%以上。  2、横折类连续转折处常呈“”线型。如“初”之右部,“为”、“复”之右部,“观”、“不”、“际”的右部,“杨”的右部等等。  3、字左部的竖折常作“ㄥ”式,它与字右部的弧转笔组成“ㄥつ”结构。如“自”、“动”、“尽”、“西”、“夏”等字。  “つ”、“つつ”、“ㄥつ”线型笔势是汉简草书、章草基本点线结构特色,两汉简牍草体墨书中,右弧、左右双弧、左直右弧笔画举目皆是。《平复帖》基本继承汉章草单字组构模式,使得右弓形弧笔“つ”、“)”

4、成为全篇主导。作为文化素养极高的士人书家,陆机笔下的这种弧曲笔触比简牍草书讲究而精致,笔锋运控有分寸、有节制,保持着每组、整篇笔画细节与形象(包括大量右弓形弧笔)的高度一致,并显出不凡的力度感、沉稳感、涩迟感——这是被赋予了艺术色彩的点线与结构。或许为了谋求通篇曲势线的谐和一致,抑或缘于章草向今草过度的背景,汉简常见的“ㄥ”形左直折在《平复帖》中尽力淡化,仅出现了几次。其实那一时期墨迹里这种“ㄥ”型左部直折的确越来越少,在早些时候(东汉末)的长沙东牌楼简牍草书中亦然。  (二)曲势线型主导  1、《平复帖》总的线型特征是弧曲线型,主要体

5、现在上面归纳的“つ”、“)”线型的广泛使用,大部分折部被化为弧转。这种写法与汉简草书传统一脉相承,有异于后来(同时期也有)行、草因平添了(转折处的)顿驻提按而形成的直折、曲转互见之复杂形态——与《平复帖》一路略显“传统”的写法并行的另一路写法,如《五月二日济白》、《李柏文书》等纸文书,就给出了完全不同的折部写法,更近于后世的行、草书技巧。  2、曲势线还体现于直、横画上。本该平直的笔画(如竖直画等)在《平复帖》中亦做适度弯曲,竖画或竖势画比横势笔画长、而且大多呈右弓形、略呈“)”状,如“平”、“来”、“往”、“复”、“际”等字;横画及横

6、势画则常做上弯或下弯状,如“失”(下弯),“前”(上弯),“来”(下弯),“威”(上弯),“体”(上弯及横S形)。这些弯曲变化来自普遍存在的弧曲线型的带动,也可以理解为协调通篇点线形态的一种努力。《平复帖》“有众多向下向内侧的猛烈收括的曲线,有向内凹进的直线,有向上向内激厉敛缩的弧线,每一线都显示了一种向内作用的力,使字的结体内敛而蓄势。”[1]  3、严格意义上的平直线条很少,只有“平”、“主”等极少数字的横画较为平直,它们被淹没于大量的弧曲线条中。  (三)少有顿挫提按,富含扭绞动作  魏晋以上简册书写基本运笔动作是使用手指、摆动运

7、笔,于是产生了大量弧形笔画。邱振中先生分析过这类“波状笔画”与“摆动”用笔法的联系:“波状笔画的出现,是摆动笔法发展的必然结果。毛笔沿弧形轨迹摆动,即带有旋转成分;当手腕朝某一方向旋转后,总有回复原位置的趋势,如果接着朝另一个方向回转,正符合手腕的生理构造,同时也只有这样,才便于接续下一点画的书写,于是运笔轨迹便由简单弧线逐渐变为两段方向相反而互相吻接的圆弧。”[2]沃兴华先生认为大量的弧形笔画与右手执笔左手执简、运指书写之生理动作有关[3]。总之上古普遍的右弓形弧曲笔画“つ”、“)”与那时期用锋使毫法及简牍书写形式有关。汉简草书依旧充

8、斥着这类笔触,汉代草书单字左右结构主要由左右双曲(类似括号形“()”)以及左直右曲线式(如“ㄥつ”)构成。陆机《平复帖》相当程度上沿承汉人用锋法,即摆动运笔、绞转变锋,其间没有提按,行笔中的停顿也极少,这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