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东汉魏晋时期人名多为单个字?.doc

为什么东汉魏晋时期人名多为单个字?.doc

ID:51351071

大小:33.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22

为什么东汉魏晋时期人名多为单个字?.doc_第1页
为什么东汉魏晋时期人名多为单个字?.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为什么东汉魏晋时期人名多为单个字?.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为什么东汉魏晋时期人名多为单个字?文/乐奀    姓名,是人类为区分个体的特定名称符号。在咱们中国古时,每个人往往拥有姓、氏和名、字。姓、氏代表的血缘、血统关系,是公共的,而氏代表的是一种身份,平民没有;名、字则是个人的,人生来就有名,而字则是成年后才取的,供他人称呼而获得尊重。到了汉朝,姓和氏不再区分而合一,但名和字却一直延续到了民国时期。具体见拙作:“文化趣谈:古人的姓氏与名字的由来和涵义”。    翻看东汉、三国、西晋300年史,我们惊异发现:史载的诸多历史人物的人名绝大多数是单个字的。两汉皇帝共计28位,西汉15帝中只有昭帝刘弗陵、平帝刘箕子(即帝位后改名“衎”,读kàn)

2、为两字名,而东汉13帝则全部是单字名。喜欢看《三国演义》的朋友,更是看到单字名比比皆是,如曹操,字孟德;孙权,字仲谋;刘备,字玄德;关羽,字云飞;张飞,字翼德;诸葛亮,字孔明;司马懿,字仲达……。但三国人物中也有两字名的,如严白虎、裴元绍、王子服、黄承彦(诸葛亮的岳父)、苟巨伯、刘盆子……,不过这些人要么是隐士,要么是以字行世,要么乳名未改。而在皇家权贵、知识分子中,显然是找不出双字名的,这真是怪事啦!为此,乐奀查找收集了相关历史资料,试图解开相关文化之谜。一、王莽复古改制之说    史载,西汉末年王莽建立新朝后复古改制,“令中国不得有二名”所致。话说王莽篡夺了政权,为了巩固统治,

3、他捡起了董仲舒的“神学目的论”,大搞迷信,大搞复古,以此为核心,还推行了一系列所谓的“新政”,从土地制度到用人制度,从货币到地名,无孔不入,也涉及到了人名。    《汉书·王莽传》记载:莽辅政,便实施二名之禁,莽传有“匈奴单于,顺制作,去二名”语,则二名之禁已见于诏令。《汉书·王莽传》中还有这样的记载:莽长孙王宗,因自画容貌被服天子衣冠,刻铜印三颗,与其舅合谋,有承继祖父大统的企图,事发,宗自杀,仍遭罪遣。有“宗本名会宗,以制作去二名,今复名会宗。”并贬官爵,改封号。从中不难发现:王莽之前的人名用字数是不受限制的,他自己孙子的名就是两个字;但在他上台后,曾经下过“去二名”的“制作”

4、,也就是以法律形式规定不准用双字名;人犯法后,恢复二字名,以示处罚。可以这么理解:取两字名可是件低贱、贬辱、不光彩的事哟!    尽管王莽执政时间不长(新莽政权只存在15年),但这种规定还是作为一种习惯风气被继承下来,尤其在富家权贵、知识分子家庭中,而且一直延续到了三国时代。二、周秦时期崇尚单名的文化传承之说    清人凌扬藻在《蠡勺编》卷二十七中曾提出过质疑:“王氏懋《野客丛书》曰:‘后汉人名,无两字者,或谓以王莽所禁故尔。’仆观《匈奴传》,莽奏,令中国不得有二名,因使者以风单于,宜上书慕化,为一字名。或者之说,不为无据。仆谓莽窃取国柄,未几,大正天诛,汉家恢复大业,凡蠡伪之政,

5、一切扫除,不应独于人名尚仍莽旧。然后汉率多单名者,殆承袭而然,非为莽也。”    正如任何文化都具有传承性一样,作为中华民族重要文化现象之一的姓名文化,同样具有传承性的特点。文化不是静态的,而是一个活的流体,是沟通人与人、上代与下代、群体与群体、社区与社区等共存关系的一种社会活动过程。东汉、三国乃至西晋三百余年间之所以盛行单名,究其根源,乃是一种文化传承现象。    中国人的姓名符号形式,从周、秦以来,一直是以单名为主,崇尚单名已成一种社会潜意识。周秦时代虽崇尚单名,但并不禁止二名,更无讥讽二名的道理。在两周时期两字名就大有人在:如周孝王名辟方,周平王名宜臼,周哀王名去疾,郑庄公名

6、寤生,晋文公名重耳,齐桓公名小白。这也佐证:由于数千年的习俗使然,取单名之俗自然会代代传承下来,而非“单名之俗,出于王莽的倡导”这种出自一人一时之劳。但不能不说,王莽主张的“二名之禁”,起到了“火上加油”的作用,使其原先崇尚单名的社会潜意识,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而已。三、避讳之说    避讳是中国历史上上必须回避君主、尊长的“名讳”的一种要求,通常只限于君主、尊长之本名,其字号则无必要。避讳之说起于西周时期,凡君主与尊长的名字不得直书或直说,必须用其他方法回避之。在周代,起初只避死人之名,《左传·桓公六年》云:“周人以讳事神,名,终将讳之。”周代用避讳事奉神灵,人死之后,他的名字就必

7、须避讳。因只避死人之名,不避活人之名,需要避讳的文字并不多,尚未因避讳而造成人名、物名的混乱,所以两字名在两周时期大有人在。但进入秦汉特别是汉代,情况就大不一样了,为了巩固、强化封建专制统治和皇权,维护帝王唯我独尊的神圣地位,帝王一即位,就必须避讳,不但死人名要避,活人名也要避。如秦始皇名政,便改“正月”为“端月”,或读作“征月”;汉高祖名邦,改“邦”为“国”;吕后名雉,故将文书中凡遇“雉”字,一律用“野鸡”二字替代;汉文帝名恒,于是把姮娥改叫“嫦娥”,把恒山改叫“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