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7449618
大小:20.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5-24
《如何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如何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在实施素质教育中,如何强化主体意识,促使学生能“积极参与”“积极参与,学会创造”显得十分重要,作为教师,首先应转变自己的旧的教学观念。(一)变先教为先学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不少教师在课堂上总是以灌输为主,布置大量机械的重复性的作业,以致出现了“你不想学,我让你学;你不会学,我逼你学;我让你学什么,你就学什么;我让你怎么学,你就怎么学”的状况。学生处于被动状态,学习能力的形成和参与的积极性都受到了严重阻碍。要使学生主动地学习,积极参与,就必须体现主体性教育思想,真正让课堂教学从教师的讲堂变为学生的学堂,变教师先讲为学生先学后讲,教师后教后导。(二
2、)变教路为学路素质教育的真谛,不是让每个学生成为统一的“标准件”,而是造就有活力,有个性,会学习的一代。应试教育无视学生的个性与特点,不顾学生的学情。采用“一刀切”的教育模式,不是因材施教;教师按自己的教学思路,讲了还是讲,学生被动地听了还是听。要真正发展学生的个性,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师就必须尊重学生主体,分析学情,及时调控教路,顺着学生的学习思路展开教学。教师要随着学生学路,不断调整自己的教路,变教路为学路,这样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服务于学生,教师的“教”促进了学生的发展。(三)变提问为质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可以使教师的教学有的放矢,可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
3、文,可以使学生主动探究,敏于发现,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越是敢于质疑的学生,其主体作用越能得到充分发挥。然而,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着“教师问学生答,学生跟着老师的提问跑”的现状。这样会削弱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利于主动学习的形成。实践证明:只要启发得当,学生是能抓住课文的重点和难点提出问题的。让学生发现问题,比老师主观设计问题,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重要的是,它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等待“接受”,消除学习的依赖心理,使学生成为学习的探索者和主人,把学习的潜力充分发掘出来。正如叶圣陶所说:“上课之时主动求知,主动练,不须坐听老师之讲说。”(四)、创设主动学习的良好氛围课堂教学中
4、如何创设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良好氛围,把学生推向主体地位,是实施素质教育首先要解决的问题。1.创设平等的师生关系,形成民主融洽的教学氛围情感是打开学生智力大门的钥匙,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前提。因此,首先,教师在教学中表现亲切,注意多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创设和谐愉悦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感到自己就是课堂上的主人。教师对学生的正确回答要及时给予肯定,对于学生的错误回答要耐心引导纠正,不能用挖苦和批评的语气对待学生,以免挫伤其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第二,教师还要有意识地置身于学生群体中,耐心听取学生发表各种见解。与学生一起思考,一起探索。第三,应鼓励学生向老师质疑,平等
5、愉悦地共同探求知识,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能力,形成民主融洽的氛围,给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供良好的机会。2.创设求知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意识教学不单是个认识过程,还是一个情感过程。天文学家哥白尼说过,他对于天文的思考产生于“不可思议的情感高涨和鼓舞”。正是这种情感才使他创立了“日心”说。要学生主动参与学习,首要的条件是学生具有学习的兴趣。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卢姆曾指出:情感并不一定伴随认识效果自然而然地产生和发展,它需要教育者专门的评价和培养。因此,我们要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心理特征创设求知情境,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3.创设生生之间交往的机会,增强学生主动参与意
6、识由于学生年幼,阅历浅,经验不足,情绪不稳定,因此,长远的目标和抽象的追求,往往不能成为持久的动力。又由于学生个体的差异,中下生往往由于注意力不够集中,对学习抽象的知识缺乏持久、积极的学习态度。如教师不注意关注这些学生,只让个别学生回答或活动,让尖子学生或教师的思维代替了全体学生的思维,那么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就会淡薄。原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了有意注意的社会根源论。他认为,有意注意是儿童与别人交往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因此,教师不但要多种教学方法有机结合,运用恰当的教学媒体,形象地、鲜明地揭示教学内容,通过语文本身的魅力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还要增加学生
7、与学生之间的交往,努力创造学生与学生之间互相学习,互相交流的机会,使全体学生特别是中下生都有发表意见的机会,参与学习的机会,提高学生学习的注意力,也促使一些被动的学生能积极参与。4.创设有序顺畅的反馈调控系统,保持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人们认识事物,总是会有所反复,随时会出现错误的认识。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的情绪变化,迅速及时地运用口头语言和形体语言与学生交流,注意捕捉中下生回答中的合理因素,及时鼓励。要适时地质疑问难,让学生把不懂的问题提出来,通过师生共同解答,让学生感到自己就是学习的主人,并从中获得学习成功的满足感。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