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

ID:37447409

大小:42.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2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_第1页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_第2页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_第3页
资源描述: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榆林市一中分校九年级语文导学案设计者:李菊梅初审人:审核人:设计时间:2014年8月20日班级组名姓名组长评定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导学案[名言积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学习目标]1.找到并理解作者的观点:培养科学实验精神。 2.学习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的论证方法。(重点)3.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难点)[导入新课,明确目标]一、自主学习(自主完成,尽量在小组内内解决,约5分钟)[知识积累]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论()语中庸()彷徨()()丁肇()中2、解释下列词语.格物致知: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袖手旁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知所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整体感知]1、本文作者________是美籍华裔________家,________奖获得者。2、“格物”“致知”出自儒家经典中________的________篇。宋代朱熹抽取________中的________、《中庸》两篇和__

3、______、《孟子》编在一起,称为“四书”。3、速读课文,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中心论点:要有格物致知精神。(或:培养试验的精神)二、合作探究(小组讨论,共同交流,组长组织,每个组员都要积极发言,约20分钟。)1、默读课文,可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三个部分来列提纲。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榆林市一中分校九年级语文导学案设计者:李菊梅初审人:审核人:设计时间:2014年8月20日第一部分(l~2段):提出问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要格物致知。)第二部分(3~12段):分析问题。第一层(3~5段):分析中国

4、教育不重视格物致知的社会根源。(举例王阳明的格物是格已,这种观点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第二层(6~10段):分析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第三层(11~12段):分析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以“我”举例。)第三部分(13段):解决问题:强调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的意义并提出希望。2、《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什么?作者所说的真正的格物致知的意义是什么?《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 “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

5、能消极地袖手旁观。3、传统的中国教育的目的是什么?传统的中国教育有什么弊端?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传统的中国教育“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缺乏对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4、为什么要提倡“格物致知”的精神?有何现实意义?原因有以下三点:第一,这是由中国传统教育导致的中国学生的弱点决定的;第二,这是科学发展的历史和实验过程证明了的:第三,这是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必不可少的。  作者提倡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即培养学生的实验精神,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靠实践来发现事

6、物的真相,这对于今天素质教育中要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有重要的指导意义。5、为了论证自己的观点,作者采取了摆事实与讲道理有机结合的方法。列举事例时,又采用正面事例与反面事例相结合说理的方法。试举例说明。(举例论证,是指运用典型事例来证明论点的方法。通过列举典型事例,具体有力地证明了中心论点,增强了说服力。)正面事例:通过实验了解竹子性质的事例,阐述了试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 反面事例:明朝大理论家王阳明“格”竹子,苦思头痛而失败的事例,阐述了传统儒家对试验的态度是把探查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的道理;中

7、国学生功课成绩好,面临研究工作束手无措的事例阐述了中国学生偏向理论而轻视实践,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作者在美国大学念物理时,因事先没有准备,做研究时才发现需要自己作主张、出主意而恐慌的亲身经历,阐述了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三、拓展延伸(课前先查找资料,上课时先小组交流,再在全班展示,约10分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榆林市一中分校九年级语文导学案设计者:李菊梅初审人:审核人:设计时间:2014年8月20日学习了本篇课文,你是否也想试试自己的动手能力呢?下面就以小组为单位,探究以下主题:  ①中国

8、传统教育与西方教育的差异比较。  ②儒家思想浅探。  ③事例证明实验精神在科学发展史上的作用。④东西方学生素质能力比较。  (方法及步骤:A.确定主题;B.查询资料;C.概括结论;D.交流评价。)四、当堂检测(约5分钟) 1.根据拼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