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7438650
大小:29.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23
《做一个有理想的教育行者》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做一个有理想的教育行者——“一个好校长就是一个好学校”启示11月中下旬,教育局高局长亲自挂帅,带领局班子成员、相关科室负责人、全县中心学校校长一行,赴浙江、安徽等地的教育品牌学校考察。有幸再次膜拜了蔡林森校长,感悟他日臻系统的教育艺术,新识了“故事人物”邓昌武校长,聆听了他“细致治校”的管理方略。两位校长书写着中国教育一个又一个传奇。犹如一座丰碑,使我在教育发展的征途中找到了标杆……他们用客观事实真切地诠释了“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这个教育真理。考察途中,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一所学校从籍籍无名甚
2、至频临解体到蜚声全国,他们成功的秘诀在哪里?仔细揣摩,无非就是两点:一是有一个好校长,二是有一个好的体制。那么二者谁主谁次?还有哪些是决定“涅槃”的关键因素?这也是我们在考察过程中一直在激烈讨论的一个话题,在我看来二者都至关重要,但一个“好校长”尤为重要,应放在首位,“体制”我们无法改变,但“做一个好校长”我们是可以努力的。“一个好校长,就是一面旗帜”。我从蔡林森、邓昌武这两面旗帜上读到了理想信念、改革创新、身体力行、坚持不懈、高尚人格……第一,校长要成为坚守教育理想的旗帜。不管是从教52年的蔡林森还
3、是52岁的邓昌武,教育就是他们生活的全部!两位校长无论是在公办学校还是民办学校,无论是学校举步维艰还是成效卓著,无论是退休离职还是暂时赋闲,无论是奉献家乡还是5异地创业……他们的心灵从没有远离“教育”这座神圣的殿堂,年近古稀的蔡林森和已知天命的邓昌武从没有高喊理想的口号,但“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爱优秀生是人,爱后进生是神”的教育理念不但根植于洋思、永威、慧德学校,也给我们带来强烈的震撼,时刻拷问我们——我的教育理想是什么?我可以为教育做些什么?邓昌武给描绘了心目中理想的教育:上午上课、下午实践、带领
4、学生学工、学商、学农,晚上自由活动,对学生进行特长教育、扬长教育。虽然他也知道教育理想虽不能至,但心向往之并为之奋斗,理想的教育和教育理想在他的身上得到完美的体现和结合。有理想就有激情,有激情的工作是幸福的,所以,我没有理由让幸福从身边溜走或视而不见。第二,校长应该是改革创新的旗帜。虽然他们专业起点不高,但经过长年的探索追求,总结提炼,践行发展,形成了自己独有的办学思想。蔡校长通过对日常教学,特别是对自己孩子培养上的经验总结,摸索出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这一模式的提出时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
5、程的,同时也是一个不断创新发展的过程。记得当初我在洋思挂职学习时,觉得这一模式在时间分配、课堂结构上有很多条条框框,相对比较硬性和刻板。这次在“永威”虽然只听了一节半课,可以看出在这一模式核心不变的情况下,教师在教学策略上要人性和灵活得多。蔡校长人虽日渐衰老,但思想始终在与时俱进,推陈出新,改革创新的脚步一刻也没有停歇,其模式更具实效,更符合教育规律。他在5“永威”的评课方式更是给我耳目一新的感觉。邓校长“做人”思想的形成,也决非一日之念。我们常说育智易,育心难,育神更是难上加难。邓校长的大课通过简单
6、的师生问候,唱励志歌,边跑边喊励志语的跑操,让学生一下子精神振作奋,蓬勃向上,心无杂念,观者也心潮澎湃,真正做到了育智、育心、育神的有机结合,让学生更加全面,更具活力。如果没有他们的改革创新,也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洋思”、“永威”和“慧德”,他们几十年如一日,永立教育创新的潮头。第三,校长应该是身体力行的旗帜。他们都是各自学校思想的创始人和践行者,却不是坐镇指挥,更不是遥控指挥,而是事必躬亲,身体力行,没有半点官本思想。邓校长每天清晨亲自组织学生早锻炼,每晚亲自巡寝,每天亲自上课,亲自到各初中作报告招生
7、,亲自手捡垃圾(参观时亲眼所见)等等。蔡校长说:“课改是人民战争”。因此他倡导“校长带头,全员参与”。他亲自上课,当好课改的排头兵。他从小学到初中,高中各门学科轮番地听、评,几乎一天不停,全年听课1000节以上。他的做法是,一门课一门课,一节课一节课,一个老师一个老师,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磨。由于他的率先垂范,两百多名教师个个都是评课能手,都能引导学生紧张高效地学习,当堂达标。他们是真正“身体力行”的典范。第四,校长要成为坚持不懈的旗帜。事在人为,更贵在坚持。缺乏坚定永恒的信念,5没有持续不断的努力,是
8、不可能做出一番事业。高局长经常说:魏书生并没有什么新的东西,他就是制定好每天做什么,每年做什么,然后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持之以恒地做下去……从两位校长身上我也看到了教育家魏书生的身影。蔡校长一年要听1000节课以上,全年不休息,平均每天要听三节课以上,也就是说他天天都在做同样的一件事。即听课和评课,正是有了他的这份坚持,其“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才得以不断改进和创新,才得以更加人性,更加灵活。还由于他对“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的理念的坚持,让一大批差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