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7420443
大小:4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23
《全面小康的蓝图的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全面小康的蓝图的教学设计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级全一册)第十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小康蓝图(第二课时)贵州省安顺市民族中学晁义华邮编561000【教材分析】本课课标是要学生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增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使命感。【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达到总体小康的自豪感,关心国家、家乡的全面小康建设,热爱祖国、热爱家乡,增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责任感,★能力学会综合评价社会发展状况,了解家乡在小康社会建设中的情况,尝试绘制家乡全面小康社会的发展规划。★知识了解十八大关于全面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的新提法、新内涵和新要求。【
2、教学重难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本课的教学重点:第一、该内容是本课知识体系的核心内容;第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全面发展的目标,是中国社会当前及今后几年关注的热点、重点问题;第三、学生是今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生力军,要引导学生将国家的发展目标与个人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并努力为实现这一目标奋斗。【学情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对小康社会建设有一个基本了解的基础上进行,通过小康目标的提出和总体小康目标的实现的意义到品味小康的学习,对小康社会建设的相关知识及内容有了基本的认识,从情感上了解总体小康给人民生
3、活带来的巨大变化,认同感、自豪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增强,为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教学准备了基础,但是十八大对小康社会建设的新的提法知晓度不高,对全面小康与总体小康的区别的认识不够,同时学生对家乡小康社会建设的关注度不够,为家乡小康社会建设献计献策的能力不强。【教学设想】播放十八大的录像,让学生了解十八大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的新的内涵、目标与要求,让学生清晰、确切地知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究竟是啥样,通过开展活动强化目标意识;通过活动让学生体验小康目标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引导学生自觉将家乡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与小康社会目标进行对比,找出差距,增强建
4、设家乡的自觉性还主动性,强化全面小康目标的感知力,激发学生努力为之奋斗的内驱力。【课前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展示全面小康建设的相关的图片资料;安排学生搜集反映家乡社会经济发展的相关资料及家庭生活变化的资料图片,了解家乡在小康社会建设中的规划、措施。【教学方法】讨论法、讲述法、活动探究法。【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课件展示总体小康的主要指标与全面小康指标的指标的比较表,学生观察、讨论,结论。教师小结学生回答的情况,从图表中我们看出全面小康的目标与总体小康的目标比较起来,全面小康的目标要高得多、宽的多、广得多。在刚刚召开的中国共
5、产党的十八大上对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又有了哪些新的内涵要求,下面我们进一步学习全面小康的蓝图的相关问题。讲授新课:引入本课课题全面小康的蓝图(板书)(一)、全面小康的新内涵、目标的新提法与新要求(板书)学生阅读教材阅览人生的文章《畅想全面小康》教师提问:从文章中我们看到每个人心中对全面小康都有自己的理解,全面小康对每个人的意义也不尽相同,同学们心中的全面小康又是怎样的呢?学生活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老师了解学生讨论的情况,学生展示小组讨论结果。教师小结:从文章到我们每一个小组讨论的情况中,我们看到:全面小康与总体小康相比应该是更高水平的小康
6、,那么全面小康的具体规定性是什么呢?学生阅读教材P107相关内容,了解全面小康的规定性的相关表述。课件展示:播放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上作报告的录像片段(关于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相关内容),学生观看录像,教师提醒学生关注点。教师提出:十八大报告中关于全面小康目标的提法与教材的表述有什么不同?学生回答,教师小结。1、全面小康目标的新提法(板书)课件展示相关内容:提醒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差异。教师讲解:“建设”是过程,“建成”是结果,从“建设”到“建成”,一字之变,体现了我国发展阶段的重大变化。建成使目标更明确,要求更加具体,体现了党
7、的信心与决心、责任和使命。2、全面小康的新内涵(板书)党的十七大对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表述是:就是要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生态更加文明。十八大报告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归纳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五个方面”丰富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涵。3、全面小康目标的新要求(板书)党的十八大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提出了哪些更高更新的要求?(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小结)结合教材内容,学生了解,教师介绍十八大的新要求。课件展示:(经济持续健
8、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一幅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美好生活画卷已经展现在世人面前,它承载着我们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