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7417613
大小:984.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5-23
《高二历史郑永平-周考试卷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铜矿中学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历史单元测试卷命题:高二历史备课组 主审卷:郑永平第I卷(选择题 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孔子和墨子虽然代表不同的思想派别,但是他们思想也有共通之处,下列表述中属于两人思想共同点的是A.实行仁政来回复人的善性B.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C.强调一切要顺应自然D.主张以绝对权威震慑臣民2.《汉书•艺文志》载:“□□者流,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者流,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者流,信赏必罚,以辅礼制;□□者流,茅屋采椽,是以贵俭
2、,养三老五更,是以兼爱。”依次填入上述方框的流派是A.道家、法家、墨家、儒家B.儒家、道家、法家、墨家C.墨家、儒家、道家、法家D.法家、儒家、墨家、道家3.有学生对中国古代某思想家的学说进行研究,写了一篇小论文,其标题是“慎思明辨,格物致知”。下列人物中,最有可能成为该学生进行上述研究的对象是A.韩非B.陆九渊C.朱熹D.王守仁4.李泽厚在《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中指出:“正是宋明理学大兴之后,空谈性理轻视务实之风,不但弥漫士林,而且影响了整个政治。”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等人积极倡导A.批判君主专制B.经世致用C.工商皆本D.君臣平等5.李贽著有《焚书》
3、、《藏书》等多种著作。《焚书》的起名是他认为将来这些著作定会遭到焚毁。《藏书》的命名则是由于他这部书“颠倒千万之是非”,见解“与世不相入”,只能“藏之后世”。李贽通过这些著作A.大胆地向正统思想发出挑战B.大力宣传民主思想C.极力宣扬程朱理学观点D.对佛家学说提出质疑6.历史学家陈寅恪在评价唐代时认为:“前期结束南北朝相承之旧局面,后期开启赵宋以降之新局面,关于政治、社会、经济者如此,关于文学学术者莫不如此。”下列各项可以说明唐代“文化学术亦莫不如此”的有①蔡伦改进造纸术②雕版印刷技术兴起③词成为文学的主流形式④楷书形成欧体、颜体和柳体A.①②B.②④C.②③D.③④11
4、7.“宋朝是中国社会市民阶级正式产生的时代,他们经济富足,又有自己的独立的价值追求,市民的富足闲暇生活及审美趣味和生活情趣促成了宋朝文化的高度繁荣。”(詹子庆编《中国古代史参考资料》)下列史实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A.火药在军事战争上广泛使用B.词成为文学的主流形式和标志C.戏曲艺术此时已被推向成熟D.小说创作数量繁多、蓬勃发展8.习近平总书记表示:我很不赞成从课本中去掉古代经典诗词,他在讲话中经常引用古典名句,例如曾经引用《诗经·小雅·小旻》中的句子: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关于《诗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经孔子整理编定,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B.是中国的第—部诗歌总集,收录了
5、西周至春秋中期的三百多首诗歌C.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是《诗经》的精粹D.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浪漫主义的基础9.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它用趋于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最大限度地超脱了舞台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以达到“以形传神,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下列关于京剧的说法,错误的是A.道光年间,出现“徽汉合流”局面B.同治、光绪年闯,京剧走向成熟C.京剧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代戏曲的成熟D.京剧以表演历史故事为主,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10.“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元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上述揭露
6、当时黑暗现实的中国古代文学名句的作者是A.屈原B.李白C.苏轼D.关汉卿11.左立夫《中学毕业生的切身问题》:“我们今日的环境,真是不幸极了:社会的种种组织,风俗,制度,都是过渡时代、‘青黄不接’——新文化未能完全产出,旧道德已宣告破产;使得国内的军政、民政,以及工商百业,都显出一种黯淡凋零的状态,比之欧洲黑暗时代,也差不多。”材料中所言“制度……过渡”在近代中国应始于A.维新变法B.辛亥革命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12.民国时期有人撰文说:“他是中国思想界的一个清道夫,他把启蒙的水洒向那孔孟弥漫的大道上。因此时时被那些吃惯孔孟的老头子们跳脚痛骂,怪他不识货。”文中“洒
7、水清道”的人应该是A.魏源B.康有为C.梁启超D.陈独秀1113.19世纪90年代末,某著述刊出后,在当时中国的思想界产生了很大影响,但是被守旧顽固派攻击为“明似推崇孔教,实则自申其改制之义”的叛逆之作。该著述是A.《海国图志》B.《孔子改制考》C.《变法通议》D.《天演论》14.严复在《辟韩》一文中说:“秦以来之为君,正所谓大盗窃国者耳。国谁窃?转相窃之于民而已。”从当时的历史时期来看,严复的这一言论反映了A.维新派的民权意识B.严复的中体西用观点C.严复接受了进化论的思想D.维新派的民主共和主张15.右图是中国近代某著名杂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