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汉语研究-文字

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汉语研究-文字

ID:37413378

大小:268.81 KB

页数:29页

时间:2019-05-12

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汉语研究-文字_第1页
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汉语研究-文字_第2页
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汉语研究-文字_第3页
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汉语研究-文字_第4页
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汉语研究-文字_第5页
资源描述:

《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汉语研究-文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汉语研究文字篇一、为什么说汉字难学客观原因:汉字的字音与字形是脱离的,字形没有表音功能,不能按字形自然读出它的字音来,读汉字的字音要靠死记硬背。学习汉字的读音,要通过学习汉字的另设注音字母——《汉语拼音方案》所列的字母来解决。主观原因:对汉字的性质、特点认识不清,教汉字的方法不对二、“字本位”理论(一)“字本位”理论的语言学背景“字本位”是相对“词本位”提出来的语言学问题。词本位与字本位的最大区别是:词本位以语法研究为中心,字本位以语义研究为中心。过去的汉语研究都是以印欧语(主要是英语)的词本位为基础的,都是词

2、本位的翻版,其本质都不是汉语的本位。王艾录、徐通锵、王洪君、潘文国、汪平、鲁川等学者在总结20世纪汉语研究的失误后,结合汉语的特点,先后提出了字本位理论,代表人物为徐通锵和潘文国。他们认为“字”是汉语的基本结构单位,因此,汉语研究应以“字”为本位。什么是词,什么是汉语的词,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语言学家。而把汉语中的词跟词组区分清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正如吕叔湘先生在《语文常谈》所说:“‘词’在欧洲语言里是现成的,语言学家的任务是从词分析语素……汉语恰好相反,现成的是‘字’,语言学家的课题是研究哪些字群是词,哪些是词组。汉语里的‘

3、词’之所以不容易归纳出一个令人满意的定义,就是因为本来没有这样一种现成的东西。其实啊,讲汉语语法也不一定非有‘词’不可。……讲汉语语法,也许‘词’不是绝对必要,可是从词汇的角度看,现代汉语的语汇显然不能再以字为单位。用汉字写汉语,这个问题还不十分显露;如果改用拼音文字,这个问题就非常突出了。”(《吕叔湘全集》第六卷,辽宁教育出版社,第211—212页)。赵元任先生在1975年写的《汉语词的概念机器结构和节奏》一文中说:“如果我们深入观察现代汉语的语词构造并试图找出类似其他语言里word那样的小单位,就会发现,有时候一个音节词像一

4、个word,有时则两个或更多个音节词结合在一起才像一个word。随着中国的当代学者逐渐意识到其他语言里word这一级单位,就开始为它寻配一个新的术语。……但由于还没有人能开发出一套以客观的方法处理观念的技术,语言学家只能满足于有形式的标准来作词的标记”。“按西方语言学家的眼光来分析汉语并确定像结构词这样的单位可能有用:一方面跟音节词的‘字’区分开来,另一方面跟短语和句子区分开来,……但这不是汉人想问题的方式,汉语是不计词的,至少最近还是如此。在中国人的观念中,‘字’是中心主题,词则是在许多不同的意义上都是辅助性的副题。”王力先生

5、说:“汉语基本上是以字为单位的,不是以词为单位的”,“要了解一个合成词的意义,单就这个词的整体去理解它还不够,还必须把这个词的构词成分(一般是两个字)拆开来分别解释,然后合起来解释其整体,才算是真正彻底理解这个词的意义了。”张志公先生1985年讲到汉字和汉字教学时说:“我们引进西方语言学之后,曾经依例要区分字和词,大家发现,这个工作是相当困难的。”(二),“字本位”理论的基本内容“我们为什么要弃‘词’而选‘字’,倡导‘字本位’呢?就是由于‘词’是一种舶来品,在汉语中没有‘根’,而形、音、义三位一体的字是汉语的载体,而且也是汉文化

6、的‘根’……”(《“字本位”和语言研究》20世纪90年代以后,徐通锵先生以字本位思想为核心构建出研究汉语的一种综合的理论体系。这一理论的提出在中国语言学界引发许多讨论和争议。英语等印欧语的结构基础是句子,其结构格式1×1=1表现为:1个主语×1个谓语=1个句子。印欧语控制语言结构特点的常数“1”在句法层,词受制于句子,词类划分由句子控制,名词和动词是两大基本类别。以主语和谓语一致原则为基础构成基本的形态句法规则,是语法型语言。汉语的结构关联基点是词,其结构格式1×1=1表现为:1个音节×1个概念=1个词,是语义型语言,突出语义句

7、法。语言结构基础不同决定了它们语法规则的重大差异,需要用不同的理论、方法去描写。这篇文章是徐先生最早包含字本位思想的论文,但当时还没有明确提出“字”为结构关联的基础,表述为音节与概念、词的关联。但“音节”是语音层面的单位,“词”是语法层面的单位,都是单层次的结构单位,作为结构关联的基本单位都不恰当,只有“字”具有跨层面的内涵。徐先生明确提出这一关联的枢纽就是字,即1个字·1个概念·1个音节。字作为语言结构关联的基础,应该成为汉语研究的立足点1997年,徐通锵论著《语言论———语义型语言的结构原理和研究方法》出版,这是徐先生在这一

8、时期字本位理论研究成果的集成,力求摆脱印欧语的眼光,以字为汉语结构的基点,对汉语的语音、语汇、句法做了全方位的研究,构建了汉语结构研究的理论体系。全书分五部分:绪论、一般原理、音韵、字和汉语的构辞法、语义句法。绪论部分从历史的角度反思汉语研究的发展过程,特别是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