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ie技术-稼动分析

现场ie技术-稼动分析

ID:37411283

大小:302.5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9-05-12

现场ie技术-稼动分析_第1页
现场ie技术-稼动分析_第2页
现场ie技术-稼动分析_第3页
现场ie技术-稼动分析_第4页
现场ie技术-稼动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现场ie技术-稼动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现场IE技术---稼动分析天马行空官方博客:http://t.qq.com/tmxk_docin;QQ:1318241189;QQ群:1755696321在工作中,我们常遇到这些问题:1、车间里机器的稼动率实际到底是多少?2、稼动率不能再提高了吗?3、现场的宽裕率给多少最恰当?4、如何把握每项作业的时间比率?5、目前作业员、管理者的工作负荷如何?解决以上问题,我们可以采用稼动分析法天马行空官方博客:http://t.qq.com/tmxk_docin;QQ:1318241189;QQ群:1755696322稼

2、动分析的用途1、了解人、设备的稼动状况1)、了解有多少余裕2)、改善作业分工,提高运转率3)、研究是否需要增加设备或人员4)、了解生产线作业的平衡状况2、标准时间的制定一、用途二、方法1、连续观测法2、瞬间观测法---WS法3连续观测法连续观测法是----一名观测员观测一个事件(人、设备等),用自始至终连续不断的进行观测,然后求出其稼动状况的方法。一、定义二、优点可一目了然的了解事物(人、设备等)每天的实际状况,有益于发现和研究其问题点。三、缺点1、取样的速度慢。2、成本高稼动分析4实例想测出一台机器的稼动率

3、状况?用什么方法呢?大家首先想到是连续观测法:稼动非稼动40分105分140分25分25分25分120分总时间=480分稼动率=40+140+25+120480=67%观测结果如下:稼动分析5工作抽样---WS法工作抽样也叫WS法,是对作业者、机器的工作状态以任意时间间隔,瞬间地观测,以时间的构成比率统计地把握工作内容的方法。即工作抽样是根据观测时的抽样次数来推断发生时间长短的一种方法。工作抽样(WorkSampling)---稼动率=发生率(P)=活动项目被观测到的次数(X)观测总次(N)计算公式:稼动分析

4、6工作抽样的优缺点一、优点:1、不需要计时装置2、测量效率高,而经济(成本低)3、应用范围广4、应用灵活、方便5、能确保观测结果的精度二、缺点:1、不能全面分解动作单元2、观测时间和路线可能会被观测估出,造成数据失真3、作业节奏不易考评稼动分析7工作抽样的用语稼动分析8相对精度S的参考值稼动分析9工作抽样实施程序1、明确工作抽样的目的:1)、明确为什么要进行工作抽样2)、明确期待的精度①信赖度:取95%时,那么信赖度系数t=2②精度:相对精度S参考相对精度S的参考值稼动分析10工作抽样实施程序2、明确观测对象

5、:1)、观测对象◆人◆设备◆材料或产品稼动分析每个观测者最多不要超过20个被观测对象2)、决定观测作业单元(调查项目分类):对作业单元要附上定义,记入作业单元构成用纸。作业单元可以单位作业或要素作业为分析单位。11工作抽样实施程序3、决定观测日期:1)、确定对象车间(被观测者)有无缺勤现象2)、确认对象车间相互协助状况3)、掌握对象车间作业员或设备的生产量4)、掌握对象车间作业员的协助(支援或接受他人)的工数5)、如果确认在观测日有异常情况时,应及时调整观测日稼动分析12工作抽样实施程序4、制定观测计划:在进

6、行工作抽样之前,必须先了解车间现状及相关的作业内容稼动分析1)、理解作业内容2)、划分作业内容例若分析设备是处于运转还是停机状况时,分析单位应设定为运转中和停机中两种。但是,想要了解停机理同时,就必须划分成:@为换型号而作准备@设备故障@材料不足@工作量不足13工作抽样实施程序每一要素作业,都要对其作业内容和作业起点、终点加以明确稼动分析3)、要素作业的定义#参考已往数据#经验判断#短时间预备分析4)、计算观测样本数A、为了设定观测样本数,首先要观测各项要素作业将以多少频率发生,预测方法有:B、按公式计算出观

7、测次数NN=t2(1-P)/(S2P)或N=t2P(1-P)/E214工作抽样实施程序(1)若以把握问题点推算稼动率进行工厂改善为目的,那么每周进行一日10~20次即可。(2)若作业是周期性的话,应是周期的整数倍或与周期相同(3)设定宽裕率时,若作业内容不稳定,最好预算出2~4周时间(4)避免在异常情况时观测稼动分析5)、设定观测时间及一日巡回次数一日巡回次数:一天巡回次数=总观测次数N被观测者数*观测者数*观测天数15工作抽样实施程序(1)根据观测时刻、巡回路径图进行分析(注意事项与预备观测相同)(2)对各

8、观测时刻及顺序,依次进行观测稼动分析6)、实施正式观测7)、观测数据整理1)确认观测要求的相对精度(S)①剔除异常值利用P’±3√P’(1-P’)/N剔除异常值②计算发生率P=X/N③±S=2√(1-P)/NP是否在要求范围之内。④如不在,需要追加观测次数追加次数=t2(1-P)/(S2P)-N16工作抽样实施程序稼动分析8)、观测数据整理(2)作成“WS观测结果集计表”①尽量将结果用帕累托图、柱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