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惊弓之鸟 教学设计2

10.惊弓之鸟 教学设计2

ID:37410736

大小:66.56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23

10.惊弓之鸟  教学设计2_第1页
10.惊弓之鸟  教学设计2_第2页
10.惊弓之鸟  教学设计2_第3页
资源描述:

《10.惊弓之鸟 教学设计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惊弓之鸟》教学设计(二)教学目标:1.学会8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惊弓之鸟、魏国、能手、信不过、大吃一惊、悲惨、愈合、作痛、孤单失群、拼命”等。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一段。3.读懂课文内容,懂得只有善于观察、思考和分析才能对事物有正确的认识。4.学习对事物进行分析的方法和句句紧密相连的表述方式。思想教育:懂得只有善于观察、思考和分析才能对事物有正确的认识。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更赢说的话,并联系全文体会更赢的分析是正确的。2.进行读懂自然段的训练。教学准备:搜集成语故事、教学课件教学时间: 二课时教学过程: 第1课时一、导入新课:我们已经学过很多成语故事,今天我们再来

2、学习一首《惊弓之鸟》。二、初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什么?三、再读课文,质疑问难。1.学生自读课文,做到正确,并要求:(1)画出与生字有关的词,多读几遍。(2)遇到不理解的词句用指定符号标出,即词用“△”标出,句子用“________”标出。(3)标出自然段序号。2.让学生说说读书时遇到哪些不懂的地方。鼓励学生提出问题,筛选后纳入以后的教学过程中逐一解决。3.教师适当解决一些跟理解课文内容有关系的问题。四、指导学生学习生字。五、理解词语。1.让学生质疑。2.引导学生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六、作业。1.熟读课文。2、书写生字及词语。 第2课时(一)复习、导入新课。1.请学生

3、回忆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二)学习第1自然段。1.指名让学生读第1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更羸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用简短的话回答。即更羸是魏国有名的射箭能手。2.“能手”是什么意思?什么样的人能称为有名的射箭能手呢?“能手”是具有某种技能,对某项工作、运动特别熟练的人。“射箭能手”,可理解为具有射箭技能,对射箭特别熟练的人。“有名的射箭能手”,可理解为射箭技能一定是出类拔萃,炉火纯青,远高于一般射手。3.谈话导入:更羸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从哪件事可以看出更羸是个射箭能手呢?我们一起来继续学习课文。(三)学习2至8自然段。1.学生自由读2至8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上述问题,准备回答。即有一

4、天,更羸和魏王到郊外打猎,一只大雁从远处慢慢地飞来,边飞边鸣。更羸只拉弓,不射箭,大雁就从天上掉下来了。2.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抓住重点段体会更羸是如何让大雁从天上掉下来的。(1)请学生默读第5自然段。找出更羸是怎么做的句子。(2)大屏出示句子:更羸并不取箭,他左手拿弓,右手拉弦,只听得嘣的一声响。(3)请学生边读句子边做动作。3.让学生从第5自然段中找出大雁是怎样从天上掉下来的句子读一读,然后引导学生分析句中两个“直”的不同含义。怎样让学生体会“直”的具体形象,增加感性认识呢?教师可以在黑板上画出两组线条,让学生联系课文内容进行判断。4.让学生分角色朗读2至8自然段,边读边思考

5、:魏王看到这一情景,前后有什么变化?5.引导学生讨论魏王说的“本事”指什么?即更羸只拉弓,不取箭,就让大雁掉下来。(四)学习第9自然段。1.默读第9自然段,按照以下思考题自学。(1)更羸说了几句话?(2)每句话说了什么内容?(3)用“______”标出更羸看到听到的,用“   ”标出更羸的分析。(4)分句之间有什么关系?2.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讨论。第1句和第2句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第2句和第3句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第3句和第4句之间存在因果关系。3.用因果、果因句式练习说话。4.教师小结。通过学习,我们理清了更羸说的四句话之间的关系。清楚地了解到更羸

6、为什么能使大雁掉下来的真正原因,就在于他能从慢飞的远方来雁的动态和鸣声中判断出它受过箭伤,并且伤口未愈,又能据此分析出它听到弦响会受惊高飞,因而使未愈的伤口重新裂开,最终因无力飞行而掉下。从这里可以看出更羸的本事在于他善于观察、分析和进行准确判断。5.有感情地朗读第9自然段。(五)揭示课题,总结全文。1.理解“惊弓之鸟”成语的意思。这篇课文是一个成语故事,谁能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惊弓之鸟”这一成语的意思?即被弓箭吓怕了的鸟。2.理解成语的比喻义。比喻受过惊吓,遇事胆怯的人。3.成语今用。请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想一想,这个成语可以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六)复述课文。1.让学生分角色朗

7、读课文,掌握课文叙述顺序。2.抓住文中关键词、句,结合板书,同桌练习复述。3.指名复述课文。(七)作业:练习复述课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