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7379374
大小:605.31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5-22
《徐福东渡对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及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徐福东渡对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及影响张良群中国拥有大陆海岸线18000多公里,岛屿岸线长14000多公里,海洋国土300多万平方公里。我们的祖先自古以来就在海上“兴渔盐之利,通舟楫之便”,将大陆农业文化延伸到海洋,开创了江苏海洋文化。人古往今来地处海陆相交的滨海地区的先民们,利用海洋求生文社存,既创造了社会物质财富,也创造了与海洋密切相关的精神文会科明,并逐步形成了独特的海洋文化。同时,随着海洋文化的发展,造学讲就了一批批乐于走向海洋、征服海洋的先贤们,为人类文明做出了座突出贡献。连云港赣榆人士秦代徐福,就是其中的佼佼者。35一、徐福东渡是海洋文化发展的集中显现海洋文化其定义,可认
2、为是人类在开发利用海洋的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精神成果和物质成果的总和,是世界性的文化现象,涉及面很广,内涵很丰富。徐福泛海东渡,涉及海洋文化中如航海、造船、天文、气象等诸多要素,其核心部分是船只的制造与航海能力。中国海洋文化的萌芽,至少可以上溯到7000年以前的河姆渡文化时期。中国的造船业历史悠久。在伏羲氏“刳木为舟,剡木为楫”(《易·系辞下》)、黄帝“剖空树干制成舟船,把木头削尖为桨”的基础上,至迟殷商代已有了制造科学的木板船。春秋战国时期,造船技术有了较大提高,舟船已广泛使用。地处长江下游的吴国(都城为今苏州),是一个“不能一日而废舟楫之用”的国家。地处中国江南水乡都城位于会
3、稽(今浙江绍兴市)的越国,有“越人善于造舟”之说(唐欧阳询《艺文类聚》)。吴国已能制造、大翼、中翼、小翼、突帽、楼船、桥舡等多品种、多规格的战船。越国已能建造楼船,“治楼船,高十丈,旗帜加其上,甚壮”。齐国素有“海王之国”之称,说明齐国造船水平和舟师能力皆很出众。秦代造船水平又有新的提高。“秦西有巴蜀,大船积粟,起于汶文史山,浮于已下,至楚三千余里。舫船载卒,一舫载五十人与三月之篇食,下水而浮,日行三百余里,里数虽多,然而不费牛马之力”。船舶推进工具随着造船业的发展不断进步。据河姆渡遗址出土的实物木桨残存的测定,使用划桨推进的航行起源于距今7000余年前的新石器后期。据1983年
4、广州出土西汉南越王的铜器图纹36上的船尾推进工具考证,的出现可上推至秦或者更早。帆在我国造船史上何时出现,说法不一。罗颀《物原》记为夏禹时代,杨、张墨、房仲甫考证为殷商时代,林华东主张始于战国时代。风帆出现的确切年代难以一时断定,但风帆在秦代之前已普遍使用应是毋庸置疑的。风帆的使用,大大节省了人力,更便于海上航行操作,为远航提供了有利条件。秦代航海技术、尤其是远航能力的提高,表示出中国的海洋文化日臻成熟。夏朝立国之前,帝喾率众从辽宁沿渤海南迁;商朝相土建立了海上功业,被颂为“相土烈烈,海外有截”。(《诗经·商颂》)这表明早在4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在近海从事活动。可以认为,这
5、是中国航海文化最早的萌芽。公元前468年,越王勾践从长江口越海航行至山东半岛,将国都从会稽迁往琅琊。当时动用“死士八千,戈船三百艘”,渡东海,过黄海,航程超过500。这是中国人最早远航的纪录。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秦始皇最后一次出游天下。十一月,走到云梦,在九疑山祭拜虞舜。然后乘船渡江过海,抵达琅琊。秦始皇这次的大规模航海活动,标志着古代中国的船舶制造技术和航海水平达到了新的高度。随着航运事业的发展,秦代沿海形成了五大港口:即碣石(今江秦皇岛)、转附(今烟台)、琅邪(今胶南市东南沿海)、会稽(今绍苏人兴)、句章(今宁波)。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于是立石东海文社(今
6、之黄海)上朐界中,以为秦东门”。可见,朐县(今连云港海州地会科区)之海港,亦成为秦代东部沿海重要的交通门户。学讲远航中所需要的天文、海洋等知识,在我国已被人们较早地认座识。1978年,由湖北省随县擂鼓墩发掘的战国早期曾侯乙墓中漆箱37盖装饰图案考证,至迟在战国时代二十八宿体系已是相当普及的天文知识了。其时利用北极星制定方向已被人们普遍掌握。(《史记.天官书》)战国时代已用“司南”进山辨别方向。据有关史料可知,约在公元前四世纪,我国人就对日本近海的水温和表面的海流有所了解。这些都为远航提供了方便和有力支持。以上说明,海洋文化发展到秦代,渡海远航所需要的船只制造、航海技术、天文海洋知
7、识等,皆已具备。连云港位居中国沿海的脐部,既受齐鲁文化的熏陶,又受吴越文化的影响,先民们在长期海上航行和渔猎生活中形成了自强不息、勇于开拓、不畏艰险、敢于拼博的精神。战国时期,齐国(赣榆属之)处于中国经济、商业中心地区,渔盐业大发展,由于经济、文化繁荣,神仙拜崇盛行,方士应运而生。《史记》载“燕齐海上之方士”。至战国末期,方士活动的中心逐渐移至齐之琅邪。徐福受地域文化和环境的影响,成为当时知识渊博的方士。史家考证:“大费族人以擅长造船驶舟水行著称。”(李江浙《倭源考》上)徐福为大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