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7367694
大小:37.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5-22
《桐林创建学习型学校经验总结材料10》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桐林小学创建学习型学校材料(总结)白古屯乡桐林中心小学2010年7月创建学习型学校材料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成绩的取得只能代表过去,要想在新一轮改革中立于不败之地,我们必须把工作与学习结合起来,做到“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要通过学习来“洗脑”,更新教育观念,确立现代理念;通过学习来“充电”,完善自身素质,提高竞争能力;通过学习来“提升”,成为学习型、专家型的教师。而学习是一种环境、一种氛围,学习意识的确立、读书习惯的养成,受环境氛围的影响和制约。所以,我们要努力营造一种浓郁的
2、学习氛围,创造一种和谐的学习环境,把学校这一育人的场所同时也变成教师学习进步的场所。因而,如何把学校组织构建成学习型组织,就成了我们思考的一个重要课题。一、营造学习型校园文化氛围(一)凝聚异见,树立共同愿景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打响了素质教育的攻坚战,引发了一场教学革命,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改变了传统的评价方式,对传统教学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波。与之相应的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师生的关系,教师的角色等都在发生着巨大的革命性的变化。教师的角色由“技术熟练者”转变为“反思性实践者”,学校由“教育工厂”转变为“
3、学习共同体”。面对这一现实,教师们都感觉到学习的紧迫,认识到学习已经成为每个现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格调。只有学会学习,才能在当今社会大潮中搏风击浪,勇往直前。而学校作为承担教育功能的组织,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发挥自身的教育功能,以适应当今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呢?我校认为:由“个人学习”到“组织学习”再到“学习型学校”的构建正是保证学校教育效能高效发挥的必由之路,也是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效途径。当校长在全体教师大会上将这一办学理念公布时,得到了教职工的共识,老师们将自已置于学校之中寻找自我的位置,都认为“
4、校兴我荣,校衰我耻”,每个教师都认同和理解学校的发展目标,全心全意为学校的发展做出奉献,并把学习作为生存和工作的方式,作为工作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工作的同时,不断吸收新技术和新知识。大家有信心通过学习活动,不断突破自己的能力上限,创造未来,采用全新的、前瞻的、开阔的思考方式,努力去实现共同的愿望。(二)关注发展,建立学习机制为了保证教师能够有效地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使自己的课堂常教常新,永远流淌着时代的春水,在工作中活出生命的意义,我校构建了一个全景式的“学习机制”,使组织学习得以持续和发
5、展。1、核心学习核心学习是指以校长为核心的学校领导学习层面。一所学校要想得到发展,必须有一支强有力的领导群体,因此学校领导班子的每个成员每周都集中学习一次,做到学习在先,成为自我超越的典范。并通过学习修炼,使核心学习组织形成向心力,凝聚力、和感召力,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影响教职工,感染教职工。2、模范学习在组织学习中,也与教育教学工作一样,总会有先进分子产生,他们对学习的热情和理解,掌握知识和应用知识往往走在别人的前面。所以我们在学习中,寻找典型,树立模范,让他们成为学习的带头人,使他们的成功经验转化为促进团
6、体学习的动力。3、教师个体学习教师既是教育者,也是学习者、研究者、创造者,我校要求干部先行一步,骨干紧跟一步,教师紧随其步。每学期要求教师做到“十个一”:即一份个人学习计划,一篇学习体会,一个典型案例,一个教学设计,一张教学诊断表一篇教学反思日记,一篇经验总结性论文,一份评价表,一份论坛讲稿,一份上网材料。并教师要增强自我学习的意识,全面树立终身学习的理想,走进新课程、迎接新挑战。在工作中不断转变观念,实现“五个创新”和“五个共识”。五个创新:即认识创新、理念创新、备课创新、教学创新和评价创新。五个共识是:学
7、校是提高教学改革的中心;教材是“范例”、是师生对话的“话题”,教学的目的不是为了让孩子记住“话题”,而是为了探索、发展;教室是“实验室”,是师生互动的舞台,是师生发展素质、探究知识、展示智慧的场所;教学是对话、交流、知识建构的活动过程;教师是研究者、组织者、参与者,学生是知识、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建构者。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四个凡是”,即:凡是学生自己能说出的,教师不引;凡是学生自己能做到的,教师不启;凡是学生自己能探究的,教师不导;凡是学生自己能学习的,教师不教。教职工把学习当作是一种乐趣,当作自己工作的
8、一个组成部分,逐渐树立起工作即学习,学习即工作的理念。4、教师间相互学习为优化学校教师整体资源,促使全体教师开展互帮互学,取长补短,努力提高教师教学艺术的整体素质。我校开展了教师结对活动,要求:(1)指导老师要不定期地对结对教师进行师德教育、教学五认真和教学艺术等方面的指导;(2)共同进行一项教育科研的课题研究和发展;(3)指导教师每学期为结对教师上两节以上示范指导课;(4)指导教师每学期至少对结对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