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册《草原》课文要点

下册《草原》课文要点

ID:37364764

大小:61.0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9-05-22

下册《草原》课文要点_第1页
下册《草原》课文要点_第2页
下册《草原》课文要点_第3页
下册《草原》课文要点_第4页
下册《草原》课文要点_第5页
资源描述:

《下册《草原》课文要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五年级语文下册《草原》课文要点  1.作者:老舍。  2。思想内容:本文是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和民族之间的团结。  3.写作特点:情景交融。无论是自然风光还是主客相见、联欢、惜别,处处流露出作者的赞美之情。  4.文章按事情发展顺序,描绘了:草原风光图、喜迎远客图、主客联欢图,表现了草原的风光美、人情美和民俗美。  5.词句解析。  ①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碧”是形容青草很绿。“千里”指草原的范围辽阔无边。“一”是“全、都”的意思。放眼望去,目之所及,哪里都是绿的,但不因空旷而显得苍茫。写出草原辽阔、碧绿的特点。这是本段

2、中心句。  ②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翠色欲流”是指青草鲜嫩,颜色青翠,似在流动,富有生机。老舍将草原拟为一幅挥毫泼洒的写意画,突出了草原的辽阔碧绿,小丘线条的柔美,整个草原犹如巨幅中国画那样让人赏心悦目。  ③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回味”,细细地回忆,品味。这里是骏马和大牛的天然牧场。连静立的牛马,都似乎被陶醉了,像人一样在享受和回味。这种拟人的写法构成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增强了草原风光的感染力。  ④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

3、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这句话是写蒙古族老乡身着节日盛装,策马疾驰,远迎来客。鲜艳的服饰,飞驰的骏马,飘舞的衣襟衣带,作者将这些景物比作彩虹,不仅形似而且神似。  ⑤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句诗的意思是:蒙古族和汉族人民之间的情谊很深,怎么舍得马上就分别!大家站在夕阳下无边无际的大草原上,相互倾诉着惜别之情。涯,边际。天涯,天边。这是全文的中心句。从迎客、联欢到话别,处处洋溢着“蒙汉情深”;千里草原,芳草萋萋,到处诗情画意,让人流连不已,难分难舍。五年级语文下册《白杨》课文要点  1.思想内容:本文写的是在通往新疆的

4、火车上,一位父亲和两个孩子,望着车窗外的白杨展开讨论的事。作者借白杨,热情歌颂了边疆建设者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  2.白杨特点:①高达挺秀、直②忠诚尽职、无私奉献③坚强不屈。  3.表达特点:托物言志,借物喻人。车窗外的白杨──于茫茫戈壁站得高大挺秀;父亲眼中的白杨──不择环境,不惧灾害,茁壮成长;父亲心中的白杨──就是扎根边疆、无私奉献的边疆建设者的化身。  4.词句解析  ①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这段话借物

5、喻人,描述了白杨树外在的特点,高大挺秀,能顶住任何自然灾害,在任何环境中都能茁壮成长;表现了白杨树的精神:一是忠诚无私,尽职尽责;二是不怕困难,坚强执著。这正是边疆建设者听从祖国安排,无怨无悔地扎根边疆,无私奉献地建设边疆。  ②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  这是一个设问句。表白,解释说明。爸爸以白杨自勉,托物言志,勉励自己要像白杨一样扎根边疆,建设边疆,不软弱,也不动摇。他的表白正是无数边疆建设者身上令人肃然起敬的奉献精神。  ③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那是因为他看见火车前进方向的右面,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  

6、这句话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爸爸已扎根边疆,献身边疆,他希望自己的子女如小树一样经受锻炼,成为建设边疆的栋梁之才。反映了老一辈西部开拓者“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博大胸怀。  5.写爸爸神情变化,来暗写他心理变化、志向与心愿。第一次“出神”和“沉思”,因看到车窗外高大挺秀的白杨树触景生情,想到环境,想到了自己和战友,浮想联翩;第二次是“微笑”,因为听到孩子关于白杨树的争论是那么天真幼稚;第三次是“严肃”,因为他与孩子们谈白杨特点,尽管孩子们还不懂,而实质是在借树喻人,抒怀言志;第四次是“又陷入沉思”,是由树想到了子女,从自己想到孩子的未来;最后一次是“浮起一丝微笑”,是想到孩

7、子们也将扎根边疆,为事业后继有人而感到欣慰。  6.借物喻人文章:茅盾的《白杨礼赞》,杨朔的《荔枝蜜》,陶铸的《松树的风格》。五年级语文下册《牧童》课文要点  1、《牧童》诗意:广阔的原野,绿草如茵;晚风吹拂着野草,还没见归来的牧童,却先听见随风传来的牧童悠扬的愈来愈近的笛声,笛声时续时断,随风飘扬。牧童回来吃饱了饭,已是黄昏之后了,他连蓑衣也不脱,就躺在月夜的露天地里休息了。  2、诗中有景、有情,有人物、有声音,这生动的一幕,是由远及近出现在我们的视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