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7360863
大小:45.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9-05-22
《21曹刿论战(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学科)总第号学案课题《曹刿论战》(第二课时)课型新授课授课时间2011、11年级科九年级语文主备课人王兆香复备课人张永宾曹怀德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背诵课文,积累文言词语、理清思路、理解以弱胜强的原因,分清详略安排的材料,并说出这样安排的好处。过程与方法目标:诵读中把握本文以“论战”为中心组织材料、详略得当的特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习曹刿铁肩担道义、忠心献祖国的爱国精神。教学重点培养语感、积累文言词语、了解人物形象、写法上的特点。学习过程学法指导:先利用字典和工具书初读课文,读准字音停顿,培养语感;再结合文下注释联系上下文调动文言词语储
2、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写了什么人,什么事);然后结合人物的言行举止把握人物形象,弄清材料安排的特点。【预习导学】背诵第一段【自主学习展现自我】自学第二、三段:1、结合注释,疏通第二、三段的大意,标注疑难:2、交流点拨释疑后,合上书练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齐师败绩()公将驰之()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合作探究把握人物】1、第二段,文章把庄公和曹刿的不同指挥方式作了对比描写,试结合具体语句分析他们
3、的性格特点。2、试从结构和内容方面分析“既克,公问其故。”的作用。3、作战时为何在“齐人三鼓”后才“可鼓”?为何在“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后才“可逐”?在军事方面,可见曹刿的观点是哪些?4、第二、三段哪些地方可见曹刿的“远谋”,庄公的“鄙”?【精读课文探究写法】1、本文详写什么?略写什么?这样安排有何好处?战争的目的必须是为了和平-----亚里士多德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2、本文语言精练,言简义丰,试举一例说明。【辩论】鲁庄公是个昏君,还是个庸君?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的理由。从本文学习来看,你认为弱国要想战胜强国,必
4、须要怎样?【课堂检测链接中考】2010年云南(一)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⑴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间:⑵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狱:⑶牺牲玉帛,旨弗敢加也。牺牲:⑷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徧:2、下列四个选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何以战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B.战于长勺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C.登轼而望之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D.小大之狱 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也无穷也。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鼓作气,再
5、而衰,三而竭。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文中鲁庄公认为可以对齐国作战的三条理由是什么?(用原文回答)(3分)①答: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阅读全文,请从政治和军事两方面阐述鲁国获胜的原因。(用自己的话作答)(2分) ①政治方面: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军事方面: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
6、)怀柔区(09北京市)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3分) (1)齐师伐我伐:________(2)牺牲玉帛牺牲:_____________ (3)小大之狱狱:_____________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3分)(1)肉食者鄙翻译:______________(2)可以一战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3)一鼓作气翻译:_____________3.(用原文回答)(2分)(1)“忠之属也”具体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2)“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4、文中的哪些地方表现了曹刿的“
7、远谋”?一直以来,长勺之战中的鲁庄公被人们以为是“肉食者鄙”的形象,其实他并不“鄙”。请结合文章内容探究一下他不“鄙”的原因。答:战争的目的必须是为了和平-----亚里士多德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