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活”的实验进入“活”的课堂(1)

让“活”的实验进入“活”的课堂(1)

ID:37337720

大小:35.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22

让“活”的实验进入“活”的课堂(1)_第1页
让“活”的实验进入“活”的课堂(1)_第2页
让“活”的实验进入“活”的课堂(1)_第3页
资源描述:

《让“活”的实验进入“活”的课堂(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征文板块:实验教学论文让“活”的实验进入“活”的课堂温伟襄阳东风中学摘要: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教学经验,总结了有效提高实验教学的四种方法,并就这几种方法提供具体教学案例和分析。关键词:创设;探究实验;教学分析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化学概念的建立与化学规律的发现,都以实验事实为依据。实验是化学的重要研究方法,只有重视实验,才能使化学教学获得成功,学生只有通过实验观察化学事实,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高效课堂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以快乐为根本。它的理念由追求知识的完整性、全面性到更加关注学生的性格、人格的健全; 由注重知识能力的培养到更加关注学生的心理

2、需求和精神成长;由传统共性和整齐划一的教育到更加关注学生的不同需求;由注重课堂环节、程序的编制到更加关注学情、氛围和师生、生生关系。高中化学新课程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以及学习方式、学习评价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化学实验教学是完成“三维”目标最重要的也是最有效的途径。学生在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观察记录现象、进行数据处理、获得实验结论的过程中,不仅能获得知识、技能和方法、提高探究能力,还能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如何加强实验教学进而提高课堂效率便密不可分。在实验教学中采用多角度,发散思维灵活处理实验对知识点的

3、掌握具有密不可分的作用。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结合具体实例浅谈一下我所用的几种方法:(一)在传统中寻求突破(钠的性质教学实验)钠的性质教学实验在高中课本里是活泼金属元素的典型代表,实验教学也千篇一例,虽然它的现象很经典,但不易形成特别强烈的印象。我采用在教学中设计魔术实验---滴水点灯:在课前预先将一小粒钠悄悄地藏在酒精灯的灯芯中,并盖上灯帽,老师邀请学生上台滴加2滴水后,酒精灯微微冒烟然后燃起火来。通过这组创新实验设计,可以让学生通过魔术般的奇妙现象,创造出不可思议的景象激起全体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然后再做钠与水的经典实验,让学生亲

4、自发现和体验钠的多重性质,同时引导学生注意正确规范的实验操作,以获取正确,直观的感性认识。最后再设置演示实验,钠与硫单质反应:将少量的钠与硫粉研磨混合均匀,用纸包好,然后用小锤子敲击纸包。学生可以看到猛烈的爆炸声,并伴有火光,通过这些强烈的实验现象,学生可以带着不可磨灭的记忆来学习钠的化学性质,并加深对钠性质的认识。这样做可以将枯燥的化学方程式通过简单深刻的实验有效结合起来,做到实验和知识点相辅相成,有效统一,创设多层面,多维度的实验情景,诱发学生不断激起认知冲突,扣人心弦,造成心理悬念,唤起求知欲望,令学生情不自禁进入情景之中,情绪高涨,主

5、动自发进行研究性学习。(二)将枯燥的实验变“活”创新是一个民族不断发展的灵魂,是教育的最高目标。新的教学理念要求加强学生的体验,感悟,不是死记知识。为此对于稀硫酸的性质和用途,初中已经学过,但对于硫酸的吸水性和脱水性和强氧化性来说比较陌生,而且浓硫酸与铜,碳等的反应不符合学生已有的知识逻辑,这为学生掌握这部分内容增加了困难。我在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了一组问题让学生尝试通过实验解决:1.讲台上有三瓶失去标签的粉末,分别是铜粉,铁粉,氧化铜粉,如何用稀硫酸将它们分开?这为理解浓硫酸和稀硫酸的区别,更好地掌握浓硫酸的强氧化性埋下伏笔。2.如何用实验的

6、方法证明浓硫酸能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引导学生设计新方案取温度计放到空气中,观察读数,然后用温度计的水银球部分蘸取少量浓硫酸,放到空气中(温度计下方放一干燥的烧杯,以防浓硫酸滴落),让学生观察温度计的读数。3.取少量胆矾固体放入小烧杯中,然后加入适量的浓硫酸,用玻璃棒搅拌,观察现象。4.在三支试管里分别放入少量纸屑,棉花,木屑,再分别滴入几滴浓硫酸,观察现象。5.在200ml烧杯中放入20克蔗糖,加入几滴水,搅拌均匀,然后再加入15ml98%的浓硫酸,迅速搅拌,观察现象。通过这组实验,学生对于浓硫酸的性质通过动手操作的方法可以很轻松的掌握下来,在

7、实验操作的过程中,全体学生都紧张地动起来了,这样教学效果很好,即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有激发了学习兴趣。(三)从生活走向社会,从化学走向社会----84消毒液的探究高中在学习元素和化合物知识时,很多知识是通过化学方程式死记硬背来学习的,而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实践活动和课本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只要我们通过常见的小实验引导学生寻找新旧知识的同化点,搭设新旧知识之间的梯子有助于学生灵感和联想的产生,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在实践中应用知识,可促进学生知识,技能和体验的连接,促进课内向课外的迁移,优化思维品质。人教版必修1第四章第2节“富

8、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在学生对于氯气,漂粉液,漂白粉的性质,用途有了一定的了解与认识。为了巩固学生已有的知识,培养学生“发现学习和生产生活中有意义的化学问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