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财富与分配新四说

价值、财富与分配新四说

ID:37329875

大小:297.79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21

价值、财富与分配新四说_第1页
价值、财富与分配新四说_第2页
价值、财富与分配新四说_第3页
价值、财富与分配新四说_第4页
价值、财富与分配新四说_第5页
资源描述:

《价值、财富与分配新四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03年第5期经济经纬 ECONOMICSURVEYNo152003价值、财富与分配“新四说”程恩富,汪桂进(上海财经大学海派经济学研究中心,上海200433)摘 要:目前,学术界在商品价值、社会财富和分配关系的基本理论研究方面仍没有取得共识。为了清晰地使有关价值、财富与分配的各种现象和本质联系都可得到圆满的科学说明,笔者提出“新四说”:各种生产性活劳动创造商品价值———活劳动价值说;全生产要素或经济要素创造社会财富或商品使用价值———全要素财富说;多种产权关系决定按资和按劳等多种分配方式———多产权分配说;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的形式是要

2、素所有者创造价值和财富并据此参与分配,而实质是按生产要素产权分配———按要素贡献的分配形式与实质说(按贡分配形质说)。关键词:价值;财富;分配;新“四说”中图分类号:F014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096(2003)05-0001-05一、活劳动价值说动是创造价值的生产性劳动。如为市场提供精神依据马克思关于活劳动创造为市场交换而生商品的教育、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文化技术、产的商品价值,以及纯粹为商品价值形态转换服文学艺术、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图书馆、博物务的流通不创造价值的科学精神,我们认为,凡馆等领域中的生产性劳动,其中

3、包括讲课、表演是直接为市场交换而生产物质商品和精神商品,等无形商品或服务劳动。应当突破价值创造仅界以及直接为劳动力商品的生产和再生产服务的劳限于物质劳动,确认生产有形和无形精神商品的①动,其中包括自然人和法人实体的内部管理劳动劳动同样创造价值。第四,从事劳动力商品生和科技劳动,都属于创造价值的劳动或生产劳产的服务劳动是创造价值的生产性劳动。直接涉动。这一新的“活劳动价值说”,不仅没有否定及劳动力这一特殊商品的生产和再生产的部门,马克思的核心思想和方法,而且恰恰是遵循了马除了包括上述有关人们生活的生产性部门以外,克思研究物质生产领域价值创造

4、的思路,并把它还包括医疗、卫生、体育、美发、美容、沐浴等②扩展到一切社会经济部门后所形成的必然结论。等。第五,生产性企业私营业主的经营管理活具体说来:第一,生产物质商品的劳动是创造价动是创造价值的。我国传统的政治经济学承认,值的生产性劳动。如为市场提供物质商品的农在公有制企业内,厂长经理从事生产性管理活动业、工业、建筑业、物质技术业等领域中的生产是创造商品价值的生产劳动,而对于资本主义私性劳动。这是马克思早已阐明的。第二,从事有营企业内,从事生产性经营管理的活动能不能创形和无形商品场所变更的劳动是创造价值的生产造价值的问题,则持完全否定或

5、回避的态度。这性劳动。如为市场提供货物和人员空间位移的运在分析逻辑上就形成一种难以自圆其说的矛盾:输劳动,提供书信、消息、电报、电话等各种信本来属于创造价值的生产性管理活动,一旦与该息传递的邮电劳动。场所变更或信息传递就是广企业的财产私有权相结合,便全部丧失其创造价义交通劳动产生的效用,它们是可以发生在流通值的生产劳动属性。其实,倘若生产性私营企业领域内的特殊生产性部门。这也是马克思基本阐的主要投资者或所有者,同时又是该企业的实际明的观点。第三,生产有形和无形精神商品的劳经营管理者,那么,这种管理活动具有两重性:收稿日期:2003-07-

6、18作者简介:程恩富(1950-),男,安徽合肥人,上海财经大学海派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理论经济学;汪桂进(1965-),男,安徽黄山人,上海财经大学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领域为理论经济学。·1·©1995-2005TsinghuaTongfangOpticalDiscCo.,Ltd.Allrightsreserved.一是从社会劳动协作的必要管理中而产生的劳动值的主要源泉。甚至有的学者把由资本的使用所职能,客观上会创造商品的新价值;二是从财产决定的生产力称之为劳动的资本生产力,把由土所有权获利的必要管理中而产生的

7、剥削职能,客地的使用所决定的生产力称之为劳动的土地生产观上又会无偿占有他人的剩余劳动。在现实经济力,这种生产力也创造价值。此外,还有诸如广生活中,这两种职能交织在一起,并由一个人来义价值论、资源贡献价值论等等。承担,并不妨碍在科学分析进程中加以定性区虽然看起来各种价值理论竞相争艳,但实质③别。第六,劳动生产力变化,可能引起劳动复上只有两类———各种宽窄范围不同的活劳动价值杂程度和社会必要劳动量的变化,从而引起商品论与要素价值论。除了活劳动价值论以外,其他价值量的变化。马克思在阐述商品价值量与劳动价值论都是生产要素价值论的不同概括。比如,生

8、产率变化规律时舍掉了劳动的主观条件对劳动主张物化劳动也创造价值,事实上主张生产资料生产率的影响作用,而认定劳动的客观条件和自也创造价值,亦即要素价值论;主张劳动的土地然条件变动引起的劳动生产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