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以来的新起与困惑

课改以来的新起与困惑

ID:37313644

大小:2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21

课改以来的新起与困惑_第1页
课改以来的新起与困惑_第2页
课改以来的新起与困惑_第3页
课改以来的新起与困惑_第4页
课改以来的新起与困惑_第5页
资源描述:

《课改以来的新起与困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改以来的欣喜与困惑——2012年暑假教师培训班上的专题发言从2011年开始的新课改,在座的各位有的可能还记忆犹新,有的早已淡忘。对于一个老教师,我从头至尾经历了和见证了这一次建国以来最大的一次课改运动,这一次课改,我的感觉是像雨、像雾、又像风。想当然,最初也踌躇满志,意气风发。中段也与众多教师一新,面对课改困惑迷茫。现今面对课改,只能说是一个无言的结局。十年的课改,在我的教师经历中是我不可或缺的一段,回顾十年课改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作为专题发言。十年课改,十年困惑,十年无奈二0一一年新课改全面铺开,最初人们寄予课改极大的期望,人们满们憧憬的认为:

2、中国的教师即将揭开新的篇章,广大教师满怀信心,饱含热情投身到课改当中,轰轰烈烈的全面培训,风生水起的课堂改革,顺利迷人的教育理念,课改的前景看起来是那么的美好。然而,十年之后,一切又归于平静,教还是那样的教,学还是那样的学。十年课改给教师带来的不只是惊喜,更多的是困惑和无奈。1、课改是否意味着对传统教学方式的全面颠覆?课改一段时间,好像给人这样的一个印象,否定传统就是课改,教师视讲如蛇蝎,视教学常规为异端,上课分小组,搞竞赛,搞表演,课堂越热闹,课改就越坚定,课改就是这个样子吗?2、理念的作用究竟有多大?课改的一大特点就是理念纷呈,各流各派竞相登台

3、。今天这个理念,明天那个主意,有的理念晦涩难懂,有的故弄玄虚,让人不知所然,无所适从。我认为教育的理念不在多,而在于切合实际,符合需要。3、课改为什么就那么难?课改的方向是对的,目标是正确的,效果却不如人意,甚至与传统教学相比,有些方面还略显倒退。相当多的老师对课改不情不愿。原因究竟是什么?4、教师培训的效果差。课改的主体是广大教师,教师的素养决定着课改的成败。对教师的培训和提高,国家很重视,但多数的培训教师收效甚微,甚到一无所获。5、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究竟在哪里?教育教学评价是我国基础教育最突出的环节,但课改对教育教学评价的根本问题没有触及,评价

4、模式不变,课改的推进只能是一句空话。轰轰烈烈喊口号,扎扎实实搞应试,出现了这么一种怪像。6、家长对课改的理念并不认同。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家长看重的是分数和成绩,是能够考上重点高中,考上一本大学,对于情感、价值观等暂时显示不了的并不在意,在巨大的现实压力面前,学校、教师自觉或不自觉地的为学生的考试服务,课改又何以推进呢?众里寻他千百度,就在灯火阑珊处课改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在其中个人的力量和作用显得是那么的微不足道。但对每个教师来说,课改成败人人有责。在课改的滚滚大潮中,是望洋兴叹,徒呼奈何。抑或是应付了事,新瓶装旧酒,还是顺势而为,一点点去改变,一

5、点点去进步。做为一名普通的一名普通的老师,能有为吗?又何所为?其实课改距离我们并非遥不可及,高不可攀。只要我们用心用情,他就在我们身边,在于我们日常教学的点点滴滴中。扎实有效的推进课改,须澄清几点错误的认识:1、以学生为本,不能简单的等同于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2、不能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地位与学生的主体地位绝对的对立起来,也不应该将讲授教学简单等同于灌输式教学,并采取完全否定的态度。3、对教学模式不应采取绝对化的立场,否则就会因过分强调教学模式而抑制了教师的创造力。由于教学活动的复杂性,特别是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环境的多样性和变化性,从而

6、就不可能被完全纳入任何一个固定的框架和模式之中,与单纯强调某种(或多种)教学模式相比较,我们应更加重视教学工作的创造性。再回首,在幽幽暗暗中、反反复复中寻觅十年课改并不顺利。课改实际效果与人们寄予他的期望之间的差距还很大。课改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面对课改,人们有太多的质疑之声,但我们静下心来,仔细梳理课改的点点滴滴,审视课改的方方面面,我们可以肯定的说,再大的质疑声也不能否定课改的必要性。再多的问题也无法抹杀课改的作用,尤其是他所倡导的教育理念和进行的一些尝试,符合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开拓了我们的视野,指明了我们成长的方向,促进了我们教育成长的提

7、高。接下来,我就课改的一些重要理念跟各位重申一下。1、课改的核心目标: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关注学生“全人”的发展。教育的本质就是发展,就是关乎人的发展,使人往好的方向发展的教育就是好教育。2、课程改革体系:包括课程标准、课程结构、课程类型、课程内容、教材开发、教学方式、课程评价。尤其是课程评价,提倡评价的科学性、多样性、灵活性、实践性,建立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体系。课改不仅仅是教师教学方式的改革。3、关于历史教材的改革。历史教科书是历史课程的载体,历史教材编写的成功与否,决定着课改的成败。因为课程目标要依靠他实现,师生教学活动要围绕他进行。所以对历史

8、教师来说,正确解读和利用历史教材是课改推进的前提,有效利用、充分把握是其特点和原则。历史教科书的特点是,编排生动、新颖,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