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的初步认识(1)1

角的初步认识(1)1

ID:37313449

大小:32.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5-21

角的初步认识(1)1_第1页
角的初步认识(1)1_第2页
角的初步认识(1)1_第3页
角的初步认识(1)1_第4页
角的初步认识(1)1_第5页
资源描述:

《角的初步认识(1)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角的初步认识》 教学要求:  1.使学生初步认识角,感受生活中处处有角,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通过观察操作,知道角的特征及角各部分的名称,初步学会画角,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培养自主探索和团结协作的意识及初步的空间观念,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准备:剪刀.长方形纸片.圆形纸片.吸管.小棒.硬纸条.图钉.三角尺等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出示下图:  提问:这幅画上画了什么?它是有哪些图形组成的?能指出这个机器人的手在哪儿吗?  指出:它是这个三角形的一

2、部分,它也有个名称。  (2)揭题: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这一种新的图形——角  二.操作探究  (一)认识实物中的角  1.学生举例日常生活中的哪些物体的面有角  生:屋顶有角.三角板上有角……  师:你能指出三角板上的角在哪儿呢?  教师规范指角的方法。  2.从实物中找角。  每同桌同学为一组,合作从所给的学具袋中(五角星.长方形纸片.圆形纸片.吸管.小棒)找出角,并按这些物体有角没角分成两类  3.初步认识角的形状和特征。  (1)教师要求每个学生在以上表面有角的学具材料中取一个物体,提问:仔细看

3、一看,用手摸一摸,用语言描述角是怎样的?(小组讨论)  (2)根据学生的回答。  教师板书:尖尖的.直直的.平平的.滑滑的    4.折角.摆角  (1)要求学生将学具袋中没有角的物体想办法变成有角的物体。  (2)小组讨论,合作交流。教师巡视选取学生制作出的不同的实物角展示在黑板上,并指出制作的角在哪儿。  (3)指名三位学生上黑板沿实物角的边画角。   (二)认识数学中的角  师将实物移置图形的上方。指出:这就是我们数学中的角。  1.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  (1)指出:直直的这两条线叫角的边,这

4、个尖尖的点叫角的顶点(板书:顶点.边)。提问: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  (2)指名学生上黑板标出各角的顶点和边。(3)练习:判断角2.学生举例说说日常生活中哪儿还有角?  3.学习画角  师:既然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那么是先画顶点还是先画边呢?  (1)小组讨论画角的步骤,并说说理由。  (2)学生质疑:先画边还是先画顶点。师生讨论解疑。  师画出:不相交的边。  (3)指导看书角的步骤:从一点起,用直尺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线,就画成了一个角。  (4)学生独立画角,指名上黑板画,并标出角的顶点和边。 

5、 (5)问:观察黑板上的角大小相同吗?  生:这些角不一样大。  师:这说明什么?  生:角是有大有小的。  4.做活动角  师:这其中有什么奥秘呢?我们一起做个实验就知道了。  (1)学生独立用两根纸条和一个图钉做一个活动角。  (2)将你做的活动角变大一些?能变小一些吗?  (3)小组讨论: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4)引导归纳:角的大小与两边是不是*近有关,角的两边*得越远,角就越大。    三.小结.深化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深化拓展(1)练习数一数,下面的图形有几个

6、角(2)一个长方形如果截去一个角,还有几个角?  先让学生动手操作,并在黑板上展示不同答案。  3.课后作业:数一数机器人中共有几个角?  【总评】:  一.知识教学让学生经历发现.提出.解决问题的全过程。  1.从生活中引入“角”,从操作中感知角。新教学课程标准提倡: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体会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也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接知如接枝。”本节课通过同学自己画的“机器人”的手引入角,再例举生活中实物的角,在老师提供的实物中找一找,摸一摸,分一分角.指一指角,然后把没有角的物体变成

7、有角的物体等,把对角的认识建立在丰富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之上,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这样的设计符合的学生认知规律。  2.从实物中抽象角,从辨析中理解角。低年级儿童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与几何图形抽象概括性存在差异,在摆角.折角的过程,教师通过让学生把没角的物体变成有角的物体,并把实物粘贴在黑板上,让学生讨论.交流,让学生用粉笔描绘出角的形状,移开实物,得到数学中的“角”。使学生经历将“生活”中的角抽象出“数学中角”的过程,非常精彩,有创意。在画角的过程中,通过小组交流角的画法,引发认知冲突:先画边还

8、是先画角?展开讨论。教师加以适时点拨与激励,又通过教材的双向交流,使学生获得知识与启发,达成共识。完成了“物――形”的抽象过渡。充分遵循了(从)感知→(建立)表象→(到)概念的认知规律。  二.教师为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以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方式理解数学,发展智能。做活动角时,教师创设操作――演示――讨论――汇报――结论等一系列活动,从前面静态的角过渡到动态的角。使学生领悟到:角的两边*得越近角就越小,离得越远角就越大。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