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过年》教案

《我喜欢过年》教案

ID:37306181

大小:29.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21

《我喜欢过年》教案_第1页
《我喜欢过年》教案_第2页
《我喜欢过年》教案_第3页
《我喜欢过年》教案_第4页
《我喜欢过年》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喜欢过年》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我喜欢过年》教案执教教师:金春梅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了解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的习俗,使学生体会节日文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2.能力目标:提高对社会现象的辨别,分析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感受过年的欢快和喜悦,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喜爱之情,渗透重视亲情、友情等美好情愫。教学重、难点:了解过春节的风俗习惯,挖掘过年的文化内涵,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积极态度。教具准备:自制课件、中国结、灯笼、卡片、红包等。教学课时:40分钟教学过程:一、歌曲导入,营造节日气氛。播放歌曲《

2、新年好》,使教室里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气氛。导入语:听到这首欢乐的歌曲,你们想到了什么?你们喜欢过年吗?(板书:我喜欢过年)(设计意图:把学生的注意力有效地转向到特定的氛围。通过播放歌曲,创设和谐、浓郁的节日气氛,使学生对春节这一节日有印象上的反馈。)二、交流过年的趣事感想,了解春节文化1.过渡语:你家是怎么过年的?过年了你觉得什么最有趣?师生互动,交流感想。2.观看春节热闹场面图片,回忆节日感受。3.观看视频,了解春节“年”的传说过渡语:从同学们幸福的回忆中,我感受到了你们想过年,盼过年的心情。那你们知道年是怎么来的吗?为什么过年我

3、们要做这些事?(设计意图:了解春节的这一特定节日的丰富内涵,了解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与风土人情,点燃学生探究祖国传统文化的热情。)三、过年知识挑战同学们,过年是一个特别喜庆的节日,也成了一种特有的文化,它有着许许多多的民风民俗,这些风俗你们了解多少呢?老师想通过接下来的游戏活动考查一下同学们,你们敢接受老师的挑战吗?1.活动一:贴一贴(布置过新年的欢乐场面)春联是中国的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辞旧迎新,以增加节日的喜庆气氛,那你知道春联的贴法吗?春节贴"福"字,和贴春联一

4、样,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都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美好未来的祝愿。请一位同学帮我把幅字贴起来吧!2.游戏二:找朋友过年我们吃的有些美食都是有特殊意义的,老师今天也给大家带来了过年时会吃到的几道美食,希望通过你们通过自己的聪明才能找到这些食品对应的年味寓意。学生找食品的寓意。3.游戏三:祝福热线(情境表演,体会过年的快乐气氛)当人们沉浸在过年的幸福祥和中时,可不能忘记给朋友,亲人送上祝福,你知道哪些送祝福的方式?师生互动:教师示范打电话送祝福,老师和一位学生分角色表演送祝福。生生互动:学生分小组角色表演送祝福:第一组表演给

5、长辈送祝福;第二组表演给同学送祝福;第三组表演给老师送祝福。分组上台表演。(设计意图:营造轻松、民主的氛围,引导孩子们利用节日的契机,大胆表达自己对关心、爱护自己的人和自己所关心人的衷心祝愿。)4.游戏四:抢答抢答正确的学生发小灯笼,增添过节的气氛,提高学生积极性。并在抢答中了解更多春节风俗。(设计意图:四个游戏环节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整个过程以学生为主体在互动,在这种动态生成的课堂中,学生全面参与,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能力,有利于形成内化的道德品质,激发学生对节日风俗和对传统节日的热爱。)四、激发情感,赠送新年礼物过渡语:同

6、学们,通过大家的聪明才智和团结协助,让老师看到了你们的精彩表现。老师决定赠送一样礼物给大家。(中国结)你知道中国结代表什么意思吗?(设计意图:通过赠送礼物让学生了解中国结作为最常见的过年装饰品的含义。拓展学生去了解更多过年时的装饰。)五、怎样才能过一个文明祥和的春节?观看图片后谈想法并播放鞭炮的安全儿歌,自然过渡渗透法制教育,让学生学会文明过年。六、写卡片送祝福过年我们都会收到长辈的祝福等,今天我们也来给亲人,朋友送祝福,同学们可以写写自己想说的话在卡片上,写得好的同学是我会给你小礼物。(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动手给学生赠送礼物,渗透

7、重视亲情、友情的美好情愫。)七、课后延伸课后做一个有心人,收集其他民族和国家过年的风俗。(设计意图:在收集的过程中锻炼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同时延续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八、总结春节是中华民族最盛大、最喜庆、最欢乐的节日。很快我们也将迎来新年,老师也衷心祝愿小朋友过一个快乐、吉祥、安全的春节!最后让我们一起在歌曲《新年好》中结束我们这节课。(设计意图:在和谐、充满祝福的氛围中迈开新一年的脚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