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7304550
大小:40.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5-21
《观课例后的反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观课例后的反思——二氧化碳的制取陈国林在新一轮的教学改革中,提出了“重视学生的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学习”的观点,这是符合学生的学习需要的。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实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教师充当引导者的角色,引导、帮助学生检视和反思自我,明了要学习什么和获得什么;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东西的意义;帮助学生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 在<<二氧化碳制取>>实施过程中,执教者在以下几个方面体现《课程标
2、准》中新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进行发现学习,探究学习和研究学习。1.激活学习所必须的先前经验,通过梳理、归纳,使学生对知识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初三学生在刚开始接触化学时,只掌握到一些零碎的知识,还没有形成一定的知识系统。随着学习的逐步推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系学过的知识,进行梳理,形成系统,使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系统。在《二氧化碳制取》的教学中,课例中首先做了演示实验,把鸡蛋放入稀盐酸中,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学生看到鸡蛋表面有大量气泡产生,鸡蛋上浮,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然后教师因势利导,你们想知道产生的是什么气体
3、吗?自然引入课题,然后通过调查春节晚会同学们最喜欢的节目引入二氧化碳--干冰的用处,再一次设置悬念刺激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讲二氧化碳的装置时,首先让学生回忆先前学过的实验室制氧气的方法。学生回答出两种制氧气的方法:用高锰酸钾加热分解制氧气和用二氧化锰催化过氧化氢制氧气。接着让学生回忆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发生装置,对于用高锰酸钾的装置学生并不陌生,用过氧化氢为原料制取的装置在教材习题中有所体现,当时已经渗透了装置,因此此部分内容通过FLASH课件展播的方式完成,一起回顾氧气的收集方法和检验方法,为二氧化碳
4、的选择装置做好了铺垫.进一步引导学生在掌握了制氧气的两套发生装置的基础上归纳出气体发生装置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这样,通过重现已有的知识,再创设层层深入的问题,让学生形成新的知识体系。这比把旧知识简单重现,把新知识硬塞给学生的做法效果更为明显。 2.构建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教学运行体系。 传统的教学过分强调对教学过程的预设性,教学的整个过程都被控制在预设的程序中。这种教学忽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的思维是开放的,具有不可低估的创造性,教师的职责是要把学生这种创造性最大限度的发掘出来,而不是去操纵学生的行为,控制学生的思维
5、。 (1)通过问题情景的创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教学过程中,多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由好奇心转化成强烈的求知欲,进而引发学生对问题进行探究的动力。例如:在《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中,要学习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不是直接把知识传递给学生,而是设计了一组对比实验:1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2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3大理石和稀硫酸反应。学生通过这组对比实验,比较三个实验的现象后决定用哪一种方法作为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方法。学生所得出的结论是不尽相同的:有的认为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速度快,用这种方法合适;有的认为大理石和稀盐酸
6、反应反应速度适中,用这种方法较好。基本上没有学生认为用大理石和稀硫酸反应,因为他们一致认为这种方法反应速度太慢而且很快反应就停止了。学生各抒己见,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就更强烈了。这时教师再作引导:我们在实验室里制出的二氧化碳还要收集起来进行进一步的实验研究,两种方法都可以生成二氧化碳,哪种方法更适合于实验室使用呢?问题一下就明朗了: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速度太快,不便于收集,所以应该选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得二氧化碳。 2)鼓励学生完成富有挑战性的任务,体验成功的经验,激发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当学生的学习兴趣
7、、求知欲被激活了以后,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处于高峰状态,继续提出更富有挑战性的任务,可以最大限度地把学生的创造性发挥出来。因此,在学生通过探究活动得出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原理后,让课外兴趣小组展示他们用代用品设计出来的装置,并让学生介绍他们的设计意图和他们所设计的装置的优点。教师对学生的设计都给以点评,充分肯定其设计中的优点。鼓励他们将来一定能成为一名优秀的设计师.“让每一个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认识多姿多彩、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化学,积极探究化学变化的奥秘,形成持续的化学学习兴趣,增强学好化学的自信心。”在这样的课堂气氛中进行学
8、习,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越来越浓厚,在自己的设计成果得到同学和老师的肯定和赞许后,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加强了,为今后主动学习化学又迈进了成功的一步。 学生探究出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以及装置后,对探究结果是否可行还有疑惑。执教者让学生亲自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制取出气体并用澄清的石灰水来检验,根据学生观察到的现象马上就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