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税罪的处罚阻却事由-张明楷

逃税罪的处罚阻却事由-张明楷

ID:37303535

大小:250.59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21

逃税罪的处罚阻却事由-张明楷_第1页
逃税罪的处罚阻却事由-张明楷_第2页
逃税罪的处罚阻却事由-张明楷_第3页
逃税罪的处罚阻却事由-张明楷_第4页
逃税罪的处罚阻却事由-张明楷_第5页
资源描述:

《逃税罪的处罚阻却事由-张明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法学论坛逃税罪的处罚阻却事由张明楷《刑法修正案(七)》第3条对刑法第201条作了重大修大陆法系国家刑法理论起先承认的这些客观处罚条改。修改后的刑法第201条第1款规定了逃税罪的罪状与件,与行为本身没有直接关系,通常是第三者行为的结法定刑,第4款规定:“有第一款行为,经税务机关依法下果,〔1〕后来,出现了扩大客观处罚条件的内容或范围的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已受行政处势。德国近数10年来的刑法改革,运用了不少客观处罚条罚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但是,5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件,特别是一些行为的结果也被认为是客观处罚条件。例到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以上行政处罚的

2、除如,德国刑法第227条规定:“参与斗殴或者参与由多人实外。”本款的本文(但书前的内容称为本文)规定了“不予施的攻击行为,如果该斗殴或者攻击造成人的死亡或者追究刑事责任”的条件,但书对“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情重伤的,对参与行为者处3年以下自由刑或者罚金。”德国形作出了限制。要正确适用刑法第201条第4款的本文与刑法理论认为,其中的“造成人的死亡或者重伤”就是客但书,就必须正确理解本款规定的性质。笔者就此发表一观处罚条件,行为人对此不必有故意。即行为人参与斗殴点粗浅看法。或者数人的共同攻击时,原本就构成犯罪,但刑法规定只一、性质:处罚阻却有在致人死亡或重伤时才处罚,而致人死亡或者重

3、伤却行为成立犯罪,就导致法律后果,承受相应的处与行为人的互殴故意无关。罚。但德国、日本等大陆法系国家的刑法理论认为,存我国刑法理论的通说虽然没有采取德国、日本的构在一种例外情形:就某些犯罪而言,除了具备构成要件成要件符合性、违法性、有责性的三阶层体系,而是采取符合性、违法性、有责性之外,只有具备其他事由时才了四要件的犯罪构成体系。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国刑法能处罚该行为,这种事由就是处罚条件(或称客观处罚中不存在类似于德国、日本刑法中的客观处罚条件。至于条件)。是在犯罪构成内,将类似于德国、日本刑法中的客观处罚例如,日本刑法第197条第2项规定:“将要成为公务条件当作“客观的超过要

4、素”处理,〔2〕还是在犯罪构成之外员的人,就其将要担任的职务,接受请托,收受、要求或者承认客观处罚条件,只是刑法理论体系的问题,而不是否约定贿赂,事后成为公务员的,处5年以下惩役。”日本刑定客观处罚条件的理由。法理论认为,行为人在关于其将要担任的职务上收受、要客观处罚条件,可以分为积极的客观处罚条件与消求或约定贿赂就成立犯罪,但只有当行为人后来确实成极的客观处罚条件。前者意味着,只有当行为具备该处罚为公务员时,才能给予处罚。事后成为公务员,就是一种条件时,才能处罚该行为。上文所列举的日本刑法第197处罚条件。根据刑法理论的通说,处罚条件是基于一定的条第2项规定的“事后成为公务员”

5、,德国刑法第227条规政策理由而设,与犯罪的成立要件没有关系,换言之,不定的“造成人的死亡或者重伤”,都属于积极的客观处罚具备处罚条件时,犯罪仍然成立,只是不能处罚而已。因条件。后者意味着,当行为具备该条件时,就不得处罚该此,对处罚条件事实的认识,不是故意的内容。亦即,不要行为。显然,消极的客观处罚条件,实际上就是处罚阻却求行为人对符合客观处罚条件的事实具有认识与希望、事由,亦即对已经成立的犯罪阻止发动刑罚权的事由。这放任态度。种处罚阻却事由,常常是在犯罪行为实施之后才出现的,〔1〕如日本《刑法》第197条第2款中的“成为公务员”是由他人任命的。〔2〕张明楷:《刑法分则的解释原理

6、》,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2版,第414页以下。38JJournalofLawApplicationournalofLawApplication法法律适用律适用2011年第58期总第302305期法学论坛可以回溯性地消除已经成立的可罚性的事由。根据刑法据刑法第351条第3款的规定,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在收理论的通说,处罚阻却事由只是阻止刑罚权的发动,而不获前自动铲除的,是可以阻却刑罚处罚的事由。另一类是影响犯罪本身的成立。阻却刑事责任追究的情形。亦即,具有这类处罚阻却事由从刑法第201条的规定可知,并不是只要行为符合时,不得启动刑事诉讼程序(不得立案、起诉和审判)。刑了该条

7、第1款规定的罪状,就可以直接追究刑事责任。亦法第201条第4款的规定就是如此。〔4〕即,只有不符合该4款所规定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各种具体的处罚阻却事由的设立,可能基于不同的条件时,才能追究刑事责任。显然,刑法第201条第4款规理由。刑法第201条第4款的规定,大体上是基于刑事政策定的内容,属于客观处罚条件。问题是,刑法第201条第4的理由。《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七)〉(草款所规定的是积极的客观处罚条件还是消极的客观处案)》的说明》指出:“考虑到打击偷税犯罪的主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