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传播规律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传播规律

ID:37302297

大小:623.56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21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传播规律_第1页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传播规律_第2页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传播规律_第3页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传播规律_第4页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传播规律_第5页
资源描述: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传播规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研究论文·图书情报工作网刊2011年12月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传播规律刘洋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医药信息系长沙410013[摘要]舆情研究是新兴的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交叉的研究领域,网络舆情作为舆情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更是备受重视。通过归纳分析近年来部分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发展演变,总结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逻辑层次结构、特征及其传播演变机理。在此基础上,以“3•11日本大地震”为例,阐明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传播具有阶段性。[关键词]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传播1引言1.1研究背景和意义近年来,网络逐步成为我国公众表达民意、讨论公共事务、参与经济社会和政治生活以

2、及进行舆论监督的重要平台。但网络的“电子人群”处于分散、隐匿、不稳定状态,自我发言具有较多的自发性和较少的监督性,网络民主不健全、非正式化;同时,网络传播速度快、范围广,且受舆论领袖的倾向与素质影响,网络群体的正义感或是偏执性具有放大效应。鉴于此,突发事件在网络中的舆情传播,聚散难于预知,能量难于控制,流向复杂易变。而如何适应网络舆情传播的特点,改进突发事件信息管理的理念,建立全新的突发事件应对机制,是构建和谐社会、提升公共管理水平的新课题。在理论上,情报学的研究对象已从以信息资源为主体转向以人际社会为主体,情报学的研究也由原来的信息系

3、统导向转向对信息用户心理和行为的关注。因此,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传播与管理,是情报学界的一个新的研究课题,对情报学理论、研究方法和应用领域的拓展与创新具有重要意义。在实践上,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传播与和谐社会构建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本文的研究在建设网络平等沟通平台、推进民主法制进程、树立政府形象、缩小社会鸿沟、维持社会系统稳定性、调节社会关系等方面均具有重要作用和价值。1.2相关术语解析突发事件。《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2006)指出,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

4、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根据突发事件的发生过程、性质和机理,可分为4类:①自然灾害,如地震、海啸、森林火灾等;②事故灾害,如恶性交通事故,严重威胁或危害公众健康的水、环境、食品污染,放射性物质泄漏等;③公共卫生事件,如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等;④社会安全事件,如生物、化学、核辐射等恐怖袭击事件,经济安全事件等。网络舆情。广义上,舆情指国家管理者在决策活动中所必然涉及的关乎民众利益的民众生活(民情)、社会生产(民力)、民众中蕴涵的知识和智力(民智)等社会客观情况,以及民众在认知、情感和意[1]志的基础上,对社会客观情

5、况和国家决策产生的主观社会政治态度(民意)。简言之,广义的舆情,就是指民众的全部生活状况、社会环境和民众的主观意愿,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社情民意”。网络舆情与舆情关联性很强,网络舆情是由各种社会群体构成的公众,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对自己关心或与自身利益[2]紧密相关的各种公共事务所持有的多种情绪、态度和意见交错的总和。或者说,网络舆情是社会舆情的54图书情报工作网刊·研究论文·2011年12月一种表现形式,是公众在互联网上公开表达的对某种社会现象或社会问题的具有一定影响力和倾向性的共[3]同意见。2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结构和特征2.1网络舆

6、情的结构网络舆情是舆情与网络结合的产物,网络舆情的复杂性源于舆情的网络效应与网络特征,因此,对网络舆情的研究要从它的逻辑层次结构开始。A~I代表网民,也就是网络舆情的制造者和网络舆情的受众,舆情经过制造并通过传播网络向受众传播,舆情受众可以通过访问网络平台获取舆情。[4]图1网络舆情逻辑层次结构图网民是网络舆情的主体,舆情的制造者也可能同时是舆情受众。网民表现出五大主体特征:社会群体中分化出来的“新群体”与现实生活中的舆情主体发生交叉和重构;网民所表达的舆情不能被视为全体民众的情绪、态度和意见;网民是多种情绪、态度和意见的持有者;网民借

7、助网络媒体的传播特性和强大的[5]服务功能来表达舆情;网民通过网络发表舆情言论成为引导和影响舆论的重要力量。舆情传播平台可以是互联网的某个站点,同时也可以是广义上具有同等功能的非互联网产物。舆情网络是网络舆情的受众与制造者以网络舆情平台为中心组成的区域性、虚拟的网络群落集。舆情空间是舆情形成、变化和发生作用的地方,是一种容纳舆情主客体、中介性社会事项、软硬场环境在内的多维或多元“互动”的社会空间,“网络舆情空间”是“舆情空间”在互联网上的延伸和拓展。2.2网络舆情的特征网络舆情是网络与一般社会舆情结合的产物,网络舆情除具有社会舆情的一般

8、特征外,还具有其他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2.1自由性互联网是完全开放的,它拓展了所有人的公共空间,提供了所有人发表意见和观点的便利,人人都有机会成为网络信息的发布者,也都有选择网络信息的自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