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7257327
大小:23.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20
《教育:守望“人本”》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育:守望“人本”这是振聋发聩的一问:“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经济和社会进步?”发出这一问的是19世纪末处于资本主义发展巅峰期的美国。这时的美国,像停不下来的列车,GDP飞速增长(超过英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而工人的痛苦和富人的迷惘也与日俱增。数字,创造了奇迹,却把创造的主体——人及人的自由、幸福给埋葬了。于是,有识之士终于发出了“为了人”的呐喊;于是,就有了声势浩大的“进步运动”和影响深远的罗斯福“新政”。今天,中国教育突飞猛进。面对教育的“异常”,我们是否也要警醒一下:教育可以“唯数字化”(量化)吗?教育发展能够走“类GDP”道路吗?教育显现出来的空前繁荣与前所未有的失衡与失魂,让我
2、们不得不追问一下——教育怎么了?教育应该怎么样?理想与现实的“两立”(有时竟至“势不两立”),让人感觉:教育家在说梦,教书匠在做工。一个是“自恋”,一厢情愿、一往情深;一个是“自怨”,身不由己,身心憔悴。对教育的诠释与解读,也太多,且太玄,让人不免有隔靴搔痒之感。事实上,真理都是朴素的,真理的表述(或曰“呈现”)也总是简捷的。对教育的探究,最好的办法也许就在于对教育“终极问题”的仰望和对教育“起始问题”的守卫,这是教育的“根”,是教育的宗旨与本质所在。从哲学上讲,归宿点也就是出发点——“终于”永远源于“始于”与“基于”。因而,对教育,无论是理论建构者还是一线践行者,都不能不探究这样一个“原始
3、问题”:什么是教育?教育究竟为了什么?只有对这个问题有“本真”的认识,我们才能做真正的教育工作,师生才能过上健康的、有意义的教育生活。教育的原始问题(或曰“源问题”)给我们树立起了教育的价值坐标,使我们的教育行为有了根本性的价值取向。怀揣着“源问题”上路,我们会不时叩问自己:眼中有人吗?心中有“成人”的愿望吗?举手投足间触摸到“人本”的幽灵吗?寻找教育的意义,就是寻找未来的人——开发生命的潜能,开启生活的前程。只有这样,教育者才不会倦怠,教育才有望成为一种具有生命特质、文化品质的创造、实现与享受!面对“人不见了”的教育现状,教育的当务之急显然就是寻找消失(或曰屏蔽)了的人。只有找到了教育的主
4、体——人,教育才能实现其“成人”的宏愿,才能做出“呵护发育着的人,托举发展中的人”的功德。因而,我们需要重返教育故园,重建教育生态,使教育“回归”教育,使教育“生成”教育,使教育“超越”教育。首先,教育即生活。它是有情的、生动的,充满灵性与活力。教育不等于教学,教学也不等于成绩与名次。教育是广阔的,深沉的,智慧的。它是生命的一种态势,是生长的一种境界,也是生存的一种方式。如同一条激越的溪流,教育,永远奔涌在生活的原野上。因此,任何人为的“驳离”与“拔高”,其结果都只能适得其反,只能把教育逼向“异化”与“枯涸”。其次,教育乃文化。它是博大的、宽容的,富有张力与魅力。通过教育,使“文”内化,使灵
5、魂得到“文明”的沐浴。因为“文化”,人才有“格”,才能在天地万物间闪现出伟大的思想光芒。因而,从本质上讲,教育就是文化,就是“文而化”的美妙历程。如果说生活是教育的母亲河,那么文化就是教育的脉、教育的基因,就是一个人精神发育史上不可或缺的生长素和催化剂。通过“文而化”的建构,支撑起一个“完人”、一个“大写的人”、一个有教养和责任心的“现代人”。第三,教育为创造。它是鲜活的、解放的,涌动着激情与创意。每一个教育体(包括教师)都是不可取代的,因此,教育是非程式化的,是不可复制的。教育的独特性与独创性,让教育“天生”有别于生产,有别于制造,因此,教育的价值绝对不能用“物”的方式(定时定量、计件计量
6、)衡量。教育是“树人”,是创造,它需要空间,需要时间,需要好奇,需要尝试。教育的意义,就在于它伴随人生,唤醒欲望,激发潜能,实现并超越自我。它是哺育,哺育多彩个性;它是开发,开发多元智能;它是催化,催化多样发展。正是由于创造,教育世界才如星空和道德准则一般,“越是经常、越是执著地思考”,我们心中就“越是充满永远新鲜、有增无已的赞叹和敬畏。”(康德语)一言以蔽之,守望教育,就是守望“人本”;守望“人本”,就是守望教育的梦想与家园。------摘自《教师博览》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