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观课议课(doc)版本

理解观课议课(doc)版本

ID:37256416

大小:87.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05-20

理解观课议课(doc)版本_第1页
理解观课议课(doc)版本_第2页
理解观课议课(doc)版本_第3页
理解观课议课(doc)版本_第4页
理解观课议课(doc)版本_第5页
资源描述:

《理解观课议课(doc)版本》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专题一理解观课议课一、填空。1、教师研究课堂的主要方式是(观摩课堂)。2、教师成长=(经验)+(反思)。3、观课议课目的在于实现(教育观念更新)、(教学行为改善)、(教学效益提高)的整体提升。4、评课多用(句)号,议课强调多用(问)号。前者用作(结束),后者引起(议的方式)。5、观课议课的文化标识,“文化”的内在核心是(价值观念),外在表现是(行为方式)。“标”的作用在于(指示和引领),“识”的作用在于(理解和改进)。6、观课议课是以(课堂教学)为载体和平台,(理解)教学,(改进)教学,(创新)教学的对话交流活动。7、立足于“算”的有效性,我们构建了提高课堂教学研究有效性的观念体系:(

2、读懂课堂)【观课】——(有效交流和讨论)【议课】——(对未来行动思考)【计划】——(进行改进教育教学的实践)【行动】。8、“议”以(参与者的自我解放)为手段,以(发展教师的自由)为目标。9、对话的目的在于(探讨)和(揭示)。10、观课议课是一种研修活动。研是(对问题的研究),修士(修养)。研修是(问题解决)和(教师专业发展)的统一。二、名词解释。1、观课议课——观课议课是参与者相互提供教学信息,共同收集和感受课堂信息,在充分拥有信息的基础上,围绕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对话和反思,以改进课堂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教师研修活动。2、磨课——是对课进行打磨和加工,使其更加精美。3、议——议

3、不是下结论,作判断,而是在“观”所得到的信息基础上和参与者展开对话,讨论和反思的过程。三、简答题。1、在日常的教研活动中,课是什么?答:它是研究教学,改进教学的载体,是献课者和观课者共同对话交流的平台。2、评课过程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四化”现象是什么?答:①评课过程形式化②评课内容表面化③评课结论两极化④评课效果零散化3、观课议课为什么要从课堂教学信息开始呢?如何收集和利用课堂教学信息?答:①首先,它有利于降低课堂教学研究的利害关系。其次,它是由教学行为的情境性特征决定的。②首先,课堂上最重要的信息是学生在课堂上学习行动和学习效果的信息。其次,观课中主要围绕收集和整理课堂上观察到的教育

4、事实和现象。4、实施新课程以来,教师的专业发展主要经历了那哪两个重要阶段?答:第一个阶段是以理念启蒙为重点阶段。第二个阶段是以模式探索,增强效能为重点阶段。5、观课议课强调防止和克服的两种心态是什么?答:一是把做课的老师看成表演的“戏子”,观课教师成了苛刻严厉的观众,于是,做课教师取悦观众,观众则吹毛求疵、挑三拣四,做课老师失去了自我;另外一种倾向是做课教师成了台上作指示的领导,而听课教师成了台下接受训示的群众,唯唯诺诺,点头哈腰,观课老师失去了自我。四、论述题。1、怎样理解观课议课和听课评课的关系?答:观课与听课比较,“听”指向声音,“听”的对象是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有声语言往来;而“

5、观”强调用多种感官(包括一定的观察工具)收集课堂信息。在多种感官中,“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透过眼睛的观察,除了语言和行动,课堂的情境与故事、师生的状态与精神都将成为感受的对象。更重要的是,观课追求用心灵感受课堂,体悟课堂。   评课与议课比较,“评”是对课的好坏下结论、作判断;“议”是围绕观课所收集的课堂信息提出问题、发表意见,“议”的过程是展开、促进反思的过程。“评”有被评的对象,下结论的对象,有“主”、“客”之分;“议”是参与者围绕共同的话题平等交流,“议”要超越“谁说了算”的争论,改变教师在评课活动中的“被评”地位和失语现象。评课活动主要将“表现、展示”14作为献课取向,执教者重

6、在展示教学长处;议课活动以“改进、发展”为主要献课取向,不但不怕出现问题,而且鼓励教师主动暴露问题以获得帮助,求得发展。评课需要在综合全面分析课堂信息的基础上,指出教学的主要优点和不足;议课强调集中话题,超越现象,深入对话,促进理解和教师自主选择。如果说评课是把教师看成等待帮助的客体的话,议课则把教师培养成具有批判精神的思想者和行动者,帮助他们实现自身的解放。   概而言之,观课议课是参与者相互提供教学信息,在充分拥有信息的基础上,围绕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对话和反思,以改进课堂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研修活动。2、议课是对教学案例的讨论,对于案例讨论,一般流程是怎样的?并以具体案例为

7、例说明。答:一般的流程是:(1)由观课教师描述蕴涵困惑的教学故事,使议课建立在课堂真实的故事和情境基础上。(2)听取授课教师对故事中的困惑和问题的思考和理解,一方面是把执教者背后的教育价值观念揭示出来供大家研究和剖析,另一方面是帮助执教者梳理和澄清背后的教育理想和追求,使参与者梳理出“教育假设”——“教学设计”——“教的行为”——“学的行为”——“学的效果”之间的联系。(3)听取案例提供者的意见和看法,一般情况下,观课者出这个故事意味着他对这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