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 赤壁怀古教学设计晒课

念奴娇 赤壁怀古教学设计晒课

ID:37254466

大小:20.24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20

念奴娇 赤壁怀古教学设计晒课_第1页
念奴娇 赤壁怀古教学设计晒课_第2页
念奴娇 赤壁怀古教学设计晒课_第3页
念奴娇 赤壁怀古教学设计晒课_第4页
资源描述:

《念奴娇 赤壁怀古教学设计晒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本文是古诗词单元的讲读课,在设计课件时,一方面是要将本首词的重点体现出来,使学生能理解这首词,同时还要能由此及彼,课件中要体现出引导学生欣赏这一类诗词的特点,这一点容易被忽视。《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苏轼词中的精品,代表了苏轼豪放词的最高成就。它第一次运用词的形式塑造了一个英气勃发的人物形象,透露了作者有志报国、壮怀难酬的感慨,为用词体表达重大的社会题材,开拓了新的道路,代表苏词的独特面貌。词上阕咏赤壁,着重写景,即景抒怀,引起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怀念。下阕着重写人,借对周瑜的

2、仰慕,抒发自己功业无成的感慨。词将写景、咏史、议论、抒情融为一体,气势奔放,一泻千里,这应是文章的学习重点。这是学生在高中阶段第一次接触宋词,对于宋词的有关常识,以及苏轼的有关情况应作为教学的内容之一,但高中阶段的诗词教学应重在诗词的鉴赏,应结合诗词,将诗词鉴赏的有关常识贯穿在诗词教学中,使得学生能学会赏析诗词。这是这篇文章的教学难点。正确理解词中作者的感情也是本文的教学内容之一,文中作者的感情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应引导学生对这种变化加以理解,这样方能真正理解作者的意图。教学目标:1、感受苏轼的豪放

3、词风,学习苏轼旷达豪放的胸襟和努力进取的精神2、学习词中借景抒情、虚实结合的写作手法3、体会《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表现出的复杂而矛盾的情感,进而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重点:学习词中借景抒情、虚实结合的写作手法难点:体会词中所表现出的苏轼有志报国却壮志难酬的复杂而有矛盾的情感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让学生伴着这雄浑豪壮的歌曲,走进三国,走进赤壁,走进任意驰

4、骋的古战场,走进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备教手记:《三国演义》片头豪放、浑厚、悠远而略带苍凉的歌声,其内容和基调与这首词的风格、词人的心境相近,有利于对词豪放的风格和词人思想感情的感受、理解。在音乐的伴奏中,歌唱家雄浑的歌声与课文相同的历史内容使得学生能很快进入词境,产生一种深沉的历史感慨。]一、作者作品:苏轼(1036一1101),字子瞻,自号东坡居上,眉州眉山人。他的政治思想比较保守,宋神宗时,王安石当政,行新法,他极力反对,出任杭州等处地方官。又因作诗得罪朝廷,被捕入狱,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5、宋哲宗时,旧党当权,召还为翰林学士;新党再度秉政后,又贬惠州,远徙琼州,后死于常州。苏轼的词意境和风格都比前人提高一步。他作词不纠缠于男女之间的绮靡之情,也不喜欢写那些春愁秋恨的滥调,一扫晚唐五代以来文人词的柔靡纤细的气息,创造出高远清新的意境和豪迈奔放的风格。苏轼的词强烈地反映着入世和出世的世界观的矛盾。他政治上长期失意,一生经历坎坷不平,但仍能保持乐观豪迈的精神,不时发出健旺爽朗的笑声;另一方面作者在达观潇洒的风度里潜伏着一种浓厚的,逃避现实追求解脱的老庄思想,用来寄托自己对政治现实不满的心情

6、。《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苏轼谪居黄州游赤壁时写的。这时作者47岁,自觉功名事业还没有成就,就借怀古以抒发自己的怀抱。二、诵读感知1、学生自由读,初步体会这首词所表现的情感[备教手记:激情诵读,初步感知词风字面是理智的,声音才是情感的,创设了活跃的课堂气氛之后就指导学生放声朗读全词,从自己有情感的声音中初步感受这首词的风格。]2、教师范读,让学生标画反映这首词作者情感词句,初步明确这首词所表现的作者壮志难酬的感慨。3、前后四人为一组,在小组内诵读、互评,共研节奏和情感,然后推出优秀代表。4、诵读展示

7、。教师做好点评和指导如:“大江东去”要读得高亢洪迈,“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要读得缓慢淡伤。“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要读得急促、紧凑、充满喜悦……这首词历来被视为宋词豪放派的代表作,应读得铿锵有力,表现出作者对历史上这场战争的向往和对英雄的景仰;最后的感慨语尽管含有消极情绪,也应读得洒脱,不要当作低调处理。[备教手记:含英咀华,反复诵读,通过激情诵读,学生初步把握了这首词的气韵,这首词为什么会形成这种磅礴的气势?词人借描绘的形象要表达一种什么情感,其中的词句美在哪里?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

8、去研读、赏析词的具体内容,品味语言,含英咀华,准确地把握词的意境,这是教学的重点所在。]三、文本赏析(一)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合作探究1、上片景物描写有哪些突出的特点?2、这首词有一句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哪句?又是如何承上启下的3、下片写周瑜时突出了他怎样的特点?作者借此抒发什么感慨?4、你认为诗词末句表现的作者态度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二)小组讨论、交流,推举优秀代表发言(三)代表发言,学生评价(四)教师引导、点评、完善1、第一问学生很容易找出: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重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