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7254073
大小:545.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5-20
《必修一主干知识背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人民版必修一主干知识梳理专题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一、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1、西周的分封制(封建制、封邦建国制)——地方行政管理制度(1)目的:巩固扩展西周统治。(“以藩屏周”)。(2)对象:王族(周王子弟)、功臣、先代贵族。(3)重要封国:齐、鲁、燕、卫、宋、晋、楚。(4)影响:前期: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后期:诸侯国独立性大,导致周王权威渐弱,诸侯割据纷争,分封制崩溃。2、西周的宗法制(确立于夏,发展于商,完备于西周,)(1)特点:嫡长子继承制(核心);大小宗关系是家族等级关系、政治隶属关系;大小宗有相对性;“家”(血缘关系)“国”(政治关系)结合一体。(2
2、)宗法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3)在当今的痕迹:“亲亲尊尊”、扫墓祭祖、族谱家谱、家族祠堂宗庙、重视聚会吃团圆饭、忠孝悌亲情观念、尊宗敬祖、认祖归宗寻根、重男轻女、男尊女卑、父辈称呼(大爸、二爸)、先家人后外人观念、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爱国与忠君不分,齐家与敬祖合一、裙带风气、荫庇心态、宗派倾向。3、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互为表(分)里(宗),相辅相成——宗是分的基础、内核、纽带;分按宗的等级秩序进行,是宗在政治上的体现。4、中国早期(奴隶社会)政治制度的特点:王位世袭;神权与王权结合;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权位世袭,家国一体,家天
3、下,贵族政治)——宗法制;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分封制。二、秦的统一与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1、秦的统一——“六王毕,四海一”(1)过程:前221年,最终灭六国,建秦朝。北击匈奴,收河套,设九原郡,修直道、长城;南修灵渠,统岭南,设郡县;治西南夷(修五尺道)。(2)意义:结束春秋战国来诸侯割据混战局面,形成中国第一个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秦始皇最大贡献;利于封建经济、文化发展。2、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1)含义:专制主义主要指君主个人君权至上、大权独揽、决策时专制独裁;中央集权主要指中央控制地方,地
4、方服从中央;君主专制必然实行中央集权;但中央集权不一定要实行君主专制,如当今的中国等。(2)皇帝制度皇帝制度的特点:皇位世袭,皇权至上、皇帝独尊。(3)中央官制(行政管理机构):三公九卿制。三公:丞相(助帝处理政事、参与决策,下设九卿)、太尉(军事)、御史大夫(监察)。(4)朝议(廷议)制度:利集思广益,减少决策失误,但终由君主决断。(5)地方官制(行政管理机构):郡县制。出现于春秋战国,全面推广于秦朝。层级:中央-郡-县(道)-乡-里-亭。特点:郡县长官由皇帝(中央)任免,不世袭,中央垂直管理地方。影响:标志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中央
5、集权)、统一稳定。3、关于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两大矛盾:皇权与相权、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矛盾。演变趋势:皇权加强,相权削弱;中央加强,地方削弱。三、从汉到元君主专制政体的演变1、从汉到元君主专制政体的演变中央政治制度地方政治制度汉汉承秦制。汉武帝频繁换相、设中朝(内朝,决策机构)抗外朝(执行机构)汉初:郡县国(王国、侯国)并行。东汉:州郡县。汉武帝设刺史、司隶校尉控制地方。汉武帝推恩令、附益之法解决王国问题隋创三省六部(吏户礼兵刑工)制唐完善三省六部制:中书省(决策草拟政令)、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相权一分为三,分工明确,相互牵制,提高行政效率;
6、加强君权(体现主权在君)道州县;藩镇割据宋二府三司:中书门下(政事堂,行政。正相为同平章事,副相为参知政事)、枢密院(军事);三司(财政)路州县元中书省(行政,直辖腹里)、枢密院(军事)、宣政院(藏族地区、宗教事务)、御史台(监察)省路府州县。创立行中书省(行省、省,打破地理标志范围),调整中央与地方关系,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被后世沿用2、分封制、郡县制和行省制的异同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盛行时代西周各封建王朝元朝(后世继承发展)与中央政府关系周王和诸侯以封地、人口、义务为纽带;诸侯国相对独立;诸侯权位世袭中央政府下属的地方行政机构,长官无封地、由皇帝直
7、接任免中央最高行政机关中书省的派出机构,长官无封地、直属中书省作用种下分裂割据祸根加强中央集权,维护统一;经后世完善作用更明显相同点目的:加强地方管理,巩固君权统治性质:地方行政管理制度作用:曾加强中央对地方管辖,巩固统治3、隋唐的选官制度——科举制中国古代选官(“选举”)制度的变化及其选才标准:世官制(世卿世禄制)-血缘等级→汉武帝察举制-品德才能→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九品官人法)-出身门第→隋唐科举制-才学。(1)选才标准:考试成绩。(2)地位:隋唐及以后历代(1905废除)的主要选官制度,明清时演变为八股取士。(3)评价:利:①打破世家大族垄断官场局面(抑
8、制门阀),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