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生更需要课堂公平

差生更需要课堂公平

ID:37251136

大小:36.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20

差生更需要课堂公平_第1页
差生更需要课堂公平_第2页
差生更需要课堂公平_第3页
差生更需要课堂公平_第4页
差生更需要课堂公平_第5页
资源描述:

《差生更需要课堂公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差生更需要课堂公平新网师 

2、 2016-05-0310:35袁振国: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成员,国家督学,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经常听到一些教师、校长甚至局长、市长感叹:有些事情想做但没法做,比如素质教育,有些事情不想做但不得不做,比如应试教育。牵扯教育的因素很多,但是作为一名教师,一名校长,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应该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必须心知肚明,方能有教育的“定力”。我国有1400多万名教师,有近一百万名校长,如果我们的教师、校长都能够坚持正确的教育观念,具有教育的定力,就将形成巨大的精神力量,教育的生态就会得到很大的改进,教育的发展

3、就会更加健康和谐。点燃每个学生心中的火焰、成功的希望早在2500年前孔夫子就说“有教无类”,在当时那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望。工业革命之后所有人接受教育才成为历史的可能。但是,同在蓝天下,是不是就一定能同享教育阳光呢?关注一部分学生,忽视一部分学生,甚至只关注少部分学生,忽视大部分学生的现象依然存在。同在一个学校里,同在一个课堂上,不同学生的学习机会和发展机会大相径庭。只关注一部分学生,只关成绩优秀的学生,忽视成绩后进的学生,被称为“厚待前10名现象”。早在上世纪80年代笔者就做过关于农村学生辍学的调查,发现辍学的学生80%以上并不是因为经济原因,而是因为在班上

4、经常受到忽视、批评甚至嘲讽。上学对他们来说没有丝毫的快乐,而是经受煎熬,因此他们宁可逃离学校。根据期望效应的心理学研究表明,被寄予更高期望的学生会得到更多雨露阳光,性格会更加活泼可爱,学习成绩也会明显比其他同学提高得更快。优秀的学生、讨喜的学生通常会得到更多的教育资源,比如会得到更多的提问,会得到更多的鼓励,作业会得到更认真的批改,做错了事也会得到更多的原谅。有时候,课堂上的不公平可能比硬件实施上的不公平更严重,对学生成长的影响也更大。怎么把保障每个公民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这样一个现代教育的基本理念落到实处,怎样确保平等对待每个学生,保障每个学生得到平等的学

5、习机会和发展机会,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面向所有人的教育,对教师来说是一种境界,是一种道德,是一种教育能力;对学校来说,是一种管理理念和管理水平,需要从有利于所有人发展的角度改革课程设置和编排,进行教学制度和教学模式的创新;对教育行政部门来说,也是一种评价要求,是第一质量观。不能被学习成绩的框架钉牢人与生俱来是一个丰富的生命体,具有各方面的才能和禀赋,教育有责任让这些禀赋像破土的嫩芽笑迎东风,茁壮成长,而不是让它们削足适履,萎靡凋谢。但是严酷的现实是,重智育轻德育、重知识轻能力、重学科学习轻社会接触的情况始终没有得到明显改变。由于考试成绩占据了家长和学校的兴

6、奋中心,甚至成为全部的兴奋点,学生其他活动的时间剩下的越来越少了,为此,学生的发展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比如身体素质,某市《2008年全市中小学校各年级视力汇总表》中,小学二年级学生近视率为23%,到了小学三年级达到32%,小学四年级为47%,小学五年级已经高达52%。到了小学高段,有一半以上的学生存在程度不一的近视,其中佩戴眼镜的学生高达80%左右。至于高中,到毕业的时候近视率大都在90%以上。根据国内外的研究表明,近视是完全可以控制的,学生每天增加一节课的户外活动时间,近视率就可下降20~30%,增加两节课的户外活动时间近视率就可降低50~60%,增加三节

7、课的户外活动时间,近视率就可下降90%。高近视率主要是由于缺少户外运动导致的。其二,学生深陷学科学习负担之中,没有了同龄人的正常的必要的交往,社会活动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社会化程度得不到正常发展机会,所以学习优秀、考试优秀与工作优秀、事业成功严重脱节,这怎么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呢?其三,由于长期埋头于书本,埋头于习题,两耳不闻窗外事,社会视野狭窄,社会责任感淡薄,终身学习动力下降。这些与全面发展的价值显然是背道而驰的。满足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为人的全面发展创设情境、创造条件,是教育改革的基本取向。教育应让不同的学生变得更加不同天下没有两片相同的绿叶,更没

8、有两个相同的人。生物的多样性是生命发展的基础和保证,个人的个性化发展是社会创造性的根本源泉。个性的消失意味着社会的死亡。如果要说到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贡献,在笔者看来,最朴素也是最深刻、最中国也是最世界的就是——因材施教,我相信这四个字是中国古代教育思想最伟大的遗产,也是在互联网时代会不断焕发新生的教育真谛。工业化进程之后,教育走上了标准化的轨道,效率高了,但沉重的代价是个性的丧失。现代教育以来,各国都在不断探索个别化、选择性、富有弹性的教育制度和方法,努力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条件,使不同的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变得更加的不同,而不是把不同的学生变成相同的人。教育

9、的个性化是一个重大、复杂、不断深化的课题。多样性的教育不仅是要造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