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文的本质属性对语文教育再思考

基于语文的本质属性对语文教育再思考

ID:37246887

大小:3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20

基于语文的本质属性对语文教育再思考_第1页
基于语文的本质属性对语文教育再思考_第2页
基于语文的本质属性对语文教育再思考_第3页
基于语文的本质属性对语文教育再思考_第4页
基于语文的本质属性对语文教育再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语文的本质属性对语文教育再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聂剑平:基于语文的本质属性对语文教育再思考   上世纪末在于漪老师的引导下,语文教育届对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的大讨论基本形成了共识,即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一点已经在国家课程标准中得到确认。从正本清源的角度看,我以为这是我国语文教育届中一件了不起的大事。不过,从这十多年的教学实践看,有关语文学科本质的理论认识还是没有发挥出预期的指导效果:大多数情况下,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很难把握好“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是什么原因呢?简单地说,就是我们还没有进一步认清语文教育的本质属性。因为“语文”与“语文教育”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二者之间虽有密切联系,但是不能

2、够简单画等号。即使我们已经较好地把握了语文的性质,但如果不进一步去认识语文教育这种实践活动的本质特征,我们仍然无法明了地开展有效的语文教育活动。本文试图从“语文”的性质入手来认识语文教育的本质问题。事实上,随着人们对语文本质属性的清晰认识,国家语文课程标准中已经突破性地出现了一些关于语文教育的文字表述。比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它强调学生是语文实践的主体,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不过,比较可惜,这些文字表述与当下

3、一般的学科教育理念有太多的相似性,因而并没有清晰地揭示出语文教育的本质特征。按照国家语文课程标准的表述,“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文字的运用,包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听说读写活动以及文学活动,存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也就是说,语文的性质决定了语文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并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的

4、能力;决定了语文教育的主要模式是在言语交际过程中训练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这种“在言语交际过程中训练”的模式意味着学校语文教育的本质属性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言语实践!考察儿童学习语言的规律,考察人们熟练学会外语的经验,甚至于考察一下那些并未受过正规的学校教育,却在实际工作中培养了较好的语文能力的人(有的还成为文学家),我们也都会肯定地形成这样一个共识,即:要学好语言,必须进行丰富的言语实践。没有言语的实践,甚至就完全不能掌握语言。即使有了一定的语言能力,但如果长期缺乏言语实践,也会部分甚至全部丧失语言能力(例如当年被强掳到日本做劳工的刘连仁,隐藏深

5、山13年后返回社会已几近失语)。在语文教育活动中,教师只有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言语的实践,才可能真正实现语文的教育目标。广义上讲,言语实践在社会生活中无处不在,但一般的言语实践都是随意、自在的社交行为,而非真正意义的“教育行为”。毫无疑问,学校语文教育有其特殊性:学生的言语实践主要是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指导下基于某一具体交际内容进行的听、说、读、写几个方面的序列化的综合训练。这其中包含几层互为一体的方面,为便于理解,笔者分开表述如下: 第一,言语实践的主体是学生,但学生作为言语实践的主体地位只能在教师的积极主导作用下才可能得以实现。关于学生的

6、主体性地位的认识,在今天已经成为教育理论的常识,本文在此不赘言。但是,现实的课堂教学虽历经十年新课改洗礼,学生的主体地位似乎依然难以得到充分合理的实现。批评界一般认为这是教师剥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过,这种批评不意味着要求取消教师的主导作用,因为放弃教师的主导,无异于取消学校语文教育。我以为,学校语文教育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可以划分为消极与积极两种。消极的主导往往从教学的设计到教学的实施都无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主要的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教育——这是传统语文教育的典型特征。比如:现在的语文课都很重视人文教育,有一位学养很高的语文教师,对《合欢树》一文的理

7、解很深刻,真的发现了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生命感悟,但是在教学中完全不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不是想方设法让学生经过自己的分析去感受,而是脱离真实的生活,居高临下、生拉硬拽地揭示出“高大上”的生命感悟,这样的教学就无异于空洞的说教,教师讲解越深刻,学生理解越糊涂,教学的效果不言而喻。这就是消极的主导。而积极的主导则是教师始终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去策划和实施语文教育。具体包括:(1)从学生的学习需求确定学习目标。当然,这里“学生的学习需求”,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学生自发的语文学习要求。所谓学生的学习需求,主要的是指基于国家教育培养意志,学生成为合格公民所具有的语文素养

8、与能力的需求,也指基于学生个性成长发展趋势所需要的语文素养与语文能力需求。因此,为实现国家教育的培养意志,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