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自我拯救的三种视角

教师自我拯救的三种视角

ID:37246516

大小:43.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20

教师自我拯救的三种视角_第1页
教师自我拯救的三种视角_第2页
教师自我拯救的三种视角_第3页
教师自我拯救的三种视角_第4页
教师自我拯救的三种视角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师自我拯救的三种视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师自我拯救的三种视角——读霍军老师《我们和差生》有感差生是教师的隐痛。可以说,教师的整个青春生命都是在与差生的“游击战”中耗过去的。差生最易埋葬教师的职业兴趣,摧毁教师的职业信念。所以,“差生现象”是现行教育瓶颈的最外显形式之一。如何突破这个瓶颈,是教育永恒的命题。从大力鼓吹代教育家陈鹤琴的“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到现在众多教师呼吁“教育要勇于正视失败”,教师与差生的关系成了一种悖论——教育信念和教育现实之间的不可调和的矛盾。  似乎没有出路但必须寻找出路。所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我自己也因为陷身于这种悖论而痛苦。直到读到甘肃酒泉中学霍军老师的《我

2、们与差生》。一口气读完霍老师潇潇洒洒近七千余字,我顿觉身心舒畅耳清目明,大有拨云见雾之感。除了对“差生现象”有了多层次多纬度的认识外,更为重要的是,从霍军老师的思维方式和解读过程我强烈感受到:教师想要自我拯救从而实现自我建构,必须具备三种视角。一、    高屋建瓴的俯视 霍老师对差生现象的诊断,不仅仅靠的是观察,而首先是“透视”。霍老师“不畏浮云遮望眼”,他纵身一跃,直跃到历史文化政治的天空,在这个角度上俯瞰思考。这一看,果真不再有“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困惑了。1.俯视整个人类在自然界中的生存地位。 霍老师在把人和自然界中的其它物质(包括生物和非生物)进行了比较之后,这

3、样表达自己的观点:人几乎是一无所有的,上帝把人赤条条地抛到这个世界上来,本意就是要惩罚我们。它让我们不完美,其用心就在于,人天然地需要成长,需要逐渐地而不是一蹴而就地发展壮大自己。它让我们两脚行走,岌岌可危,但它却留给了我们一颗有待自我教育、开掘和生长的大脑。大脑就是人的利齿爪牙、翅膀长腿、嗅觉锐眼,是我们庞大的体格和无比的力量。但大脑永远是成长中的东西。那么,上帝让人们两脚行走其实包含了人生的全部秘密与哲理——通过教育来完善自己,教育是上帝给两脚行走不稳的人类的一根手杖。这决定了,教育的使命就是直面人的不完美这一事实和宿命,教育的根本原则就是改变不完美,一句话,改变

4、差生。而人类全体在这个意义上,全都是差生! “教育的使命就是直面人的不完美这一事实和宿命,教育的根本原则就是改变不完美”“而人类全体在这个意义上,全都是差生!”何等精警的阐述!有了这个基础观点,霍老师的所有论述便站在了一个阔大坚实却又弹性的平台上。我想,霍老师文章的题目叫做《我们与差生》,而不叫《论差生》,这本身就包含了一种人道主义的情怀。既然人类(包括你,包括我以及所有暂时不是差生的人)从生命本质上来看都必然拥有差生的经历,那我们为什么非要给予“差生”们另类的目光,而不把差生现象当作人类自身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正常现象呢?2、俯视整个应试教育的弊端 反思“差生现象”,无

5、法绕开的是应试。而霍老师对应试的思考是独辟蹊径的。进入他的视野是不仅仅是应试本身的残酷,他再一次的凌空一跃,火眼金睛一般洞穿了以应试为圆心,无限循环制造生产出差生的教育体系。霍老师这样幽默地表述: 应试的实用化、功利化特性强迫每一个参与其中的人按等级划分自己的领地。排名不仅是学生的事,也是教师的事,学校的事,县、市、省的事。排名的宿命是,第一第二永远与倒数第一第二对应,应试竞争存在多久,差生就会存在多久。教师其实永远没有可能在应试机制下消灭差生,甚至“转化差生”,差的转成了第一,原来的第一就变成了第二,原来的四十九名就变成了五十名。“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差生年年有

6、,下回又该谁?” 如果仅仅是如此还不算奇崛。有了这般形象的思考之后,霍老师在历史的天空眺望着可怜的人类——他反思了在中国以及外国社会因为人为地妄想“全民皆优生”而导致的教育的畸变。在这番意味深长的回顾之后,霍老师感叹到:教师彻底排斥差生,只能使差生变多,只能使他苦心营造的优等生小团体里继续产生新的倒数名次。排名淘汰末位学生的做法,就是营造更多差生的法宝。 现实的探究来自历史的借鉴,宏观的俯视往往可以让谬误无处容身。霍老师此言,入木三分!而在全文中,因为全方位高角度的俯视而带来的深刻表述比比皆是。这种角度使整篇文章给人以大刀阔斧之感,全然超越了同类论文的感性琐碎,从而使

7、自己的思考具有了浩然之气。二、悲天悯人的平视 站得高看得远是超越,但是人最后还是必须回到现实的土地当中来。这个时候霍老师从高瞻远瞩的观察变成了细腻入微的探究,显示出了悲天悯人的情怀。1、正视教师在差生面前的失态。 霍老师是幽默的,在毫不留情地描述了教师在差生面前的种种失态之后,他笔锋一转:应当承认,在差生面前失去耐心的大多数教师,在所谓“优等生”面前,往往完全是和蔼的,可亲的,聪慧的,有风度胸怀的,有远见卓识的,高尚的,神圣的,有教育思想和巧妙方法的。失去耐性乱了方寸,不是他们的常态而是他们的失常,不是他们的本心而是他们的特例,种种失常,常常是一个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