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7246479
大小:26.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20
《在赏读中感悟 在模仿中进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在赏读中感悟在模仿中进步李华珍摘要:在习作中指导恰当、有效地使用例文,引导学生从阅读到写作、从模仿到创新,可以帮助学生较快地熟悉和掌握作文的规律,提高他们的习作水平。关键词:感悟体验吸纳领悟创新作文作为一种综合的智力技能,模仿与创新总是交织、糅合在一起的,这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恰当、有效的使用例文,恰恰可以为学生指点迷津。那么,在小学生习作指导中该如何使用例文才能做到恰当、有效呢?一、感悟内容,体验情感,在赏读中学会选材。叶圣陶先生曾经指出:“教材无非的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
2、练技能。”这句话也可以用来指导我们的习作教学。目前,在小学生习作中,“不知道写什么”依然一个突出的问题,所谓的“跑题”和“偏题”,实际上就是习作时选材的失误。为此,我们可以充分发挥例文的示范作用,让学生直观形象地感知例文的内容,体会例文所表达的感情,理解“写什么”的问题,从而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准确的选好习作素材。在四年级的课本里《记一件打动我们心灵的事》,要求学生把真实情景和当时的想法记录下来。对于四年级的学生而言,什么的能打动心灵的是,有相当多的学生难以准确地把握。一位老师在公开教学中是这样进行指导的:他首先引导学
3、生畅谈自己对“打动心灵”四个字的理解,然后以自己的一篇下水作文深深地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位师生。这位老师讲述的是自己和面前这群孩子之间发生的一件真实的故事。“情动于中而形于外。”情到深处,教师热泪盈眶,这份真情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孩子。在接下来的环节中,他没有引导学生对自己的下水作文作任何理解分析,也没有让学生从中“明法”,而是引发学生聚焦身边的人和事,筛选值得叙写的素材。“情情相生”,学生明白了生活中了生活中最打动人的是什么,在“感动”中抒写感动,习作自然情思飞扬,这位教师通过例文引路,以自我浓烈的情感的门扉,让学生学会了
4、此类作文的选材,恰恰实践了新课标关于习作教学“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的要求。二、吸纳借鉴,突破难点,在模仿中领悟技法。有一位专家曾指出:“写作能力跟阅读能力有关,阅读得其道,无论在思想吸收或者技术训练方面,都是写作上的极大帮助。”“学生阅读和作文,无非是引导他们在构思、选材、谋篇、分段、造句、用词等方面下工夫,不断地学习,养成良好的习惯。”这一句话指出了在指导学生阅读别人的文章时,重在吸纳、借鉴作者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分析问题仍至学作的方法上,事实上,如何将文章写得具体形象、有声有色,是学生在习作
5、中时常会遇到的一个难点,我们可以在习作中指导中借助例文,通过引导学生阅读、评议和模仿,让学生从中学习和掌握例文的写作顺序、表达方法、语言特点和格式规范等等,并运用到自己的写作实践中来,从而解决“怎样写”的问题。在人教版、苏教版等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中,都有这样的习作训练:“写一种小动物”或是“介绍自己喜欢的动物”,要求学生描写一种小动物,通过它的外形和动作,具体地写出这种小动物的特点。在这一内容的习作训练中,学生一般能够写出自己与小动物之间的故事,但要真正恰如其分地写出动物的外形和动作方面的特点,依然是一个难点。在习作指
6、导中,首先指导学生反复阅读和评议描写小动物的几篇典型性的例文,其后引导学生边学文写作,让学生从中掌握观察和描写动物的方面,观察和描写动物的外形,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或者从整体到部分,或者从前到后,或者从上到下,或者按照头、身、尾、四肢的顺序来观察,同时要注意观察和描写毛、形、体态、大小等方面的特点,注意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既可全方位观察和描写;也可对重点部分进行观察和描写,在描写动作、活动的时候,要注意抓住动物的突出特点,积极地展开联想,尽量进行人格化的描述,力求使习作的语言既生动有富有情趣。渐渐的,学生就能学会对动物的描
7、写方法。三、迁移创新,超越例文,在习作中彰显个性。《语文课程标准》在有关写作也要求“对有创意的表达应予鼓励”这实则上就是要求我们要让习作成为展示学生丰富个性的有效载体。因而我们在习作指导中使用例文时,不能简单地让学生“依葫芦画瓢”,不能对例文的具体内容和语言文字进行生硬套,而是为了指导学生迁、内化,运用例文的写作规律。进而超越例文,写出各具个性色彩的文章。在小学的课本里都有讲到“我给自己画张像”、“我写我”之类的习作训练,要求学生抓住长相、性格、兴趣爱好等方面的特点,向大家介绍自己。当学生学习了例文后,我让学生仿照例文
8、描述自己的外貌、性格、爱好等,结果他们写的和例文中的“我”一模一样。在评讲课上,我随便选了两篇习作来读,并让学生们根据习作中的描述的特点猜猜写的是谁,有的猜是甲,有的猜是乙,有的猜是丙……随后,我重新抓住了一个知晓率极高的明星做了描述,作为例文呈现给学生,让学生猜猜他是谁,大家不假思索异口同声的说出了明星的名字。于是,我因势利导,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