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峦高年级阅读教学的问题与对策

崔峦高年级阅读教学的问题与对策

ID:37241381

大小:31.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5-20

崔峦高年级阅读教学的问题与对策_第1页
崔峦高年级阅读教学的问题与对策_第2页
崔峦高年级阅读教学的问题与对策_第3页
崔峦高年级阅读教学的问题与对策_第4页
崔峦高年级阅读教学的问题与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崔峦高年级阅读教学的问题与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崔峦《高年级阅读教学的问题与对策》讲座崔峦,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研究员,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专家组核心成员,教育部中小学继续教育教材评审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长期从事语文课程、教材研究与小学语文教材编写工作...课程改革已经实话五年了,语文课程和教学取得了重要的进展,发生了许多变化。诸如,《课标》提出的课程理念是正确的。为课程改革提供了理论指导。在先进课程理念指导下,禁锢语文教学的“三中心”的坚冰被打破:破“课本为中心”,语文课不再只是“教科书”,更不再是把它看作一门纯粹的知识课,把语文当作纯粹的知识体系来学习。语文课被定位

2、在“语文实践”上,语文课是通过学生主动的语文实践活动培养语文实践能力的。破“教师为中心”,师生关系得到调整,由以往的知识授受关系,调整为学生是“教学主体”。还“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才真正拥有学习的权利。这是改进课堂教学的前提,也是由语文课程的“实践性”的特点决定的。破“课堂为中心”,语文应是与自然,社会,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的语文,不是封闭、僵化的小语文,而是开放的、生成的、充满活力的大语文。在学习方式上,不同于数学,循着科学体系展开理性学习,语文学习更多地体现在感性学习上:坚冰已经打破,课程改革的航程不可逆转,必将沿着正确的方向继续前进。我们应当满怀信心,肯定成绩,

3、正视问题,不断反思,不断调整。到一轮实验结束时,一定会满怀喜悦盘点语文课程改革的成绩与收获。一、问题(一)社会上出现轻视语文教育的倾向这不是语文教育工作者自身造成的,却是十分重要的一个问题。全球300万人学汉语,汉语文学习国外热,国内冷,而外语教学国内过热。早在1963年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就十分强调学习语文的重要性。大纲在引用毛泽东1942年在《文化课本》序中的一段话之后,说:“语文是学生必须首先掌握的最基本的工具。语文学得好,就有利于学习各门知识;语文学不好,不能读,不能写,学生思想的开展和知识的增广就会受到妨碍,影响所及,对国家整个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对社会

4、主义建设的进展,是十分不利的。”透过种种外语过热现象,特别是在小学阶段抬高外语,轻视母语,可以窥见到国人对外语的过度崇拜,对母语的缺乏自信,对语文教育重要性的严重低估。这种低估,已经导致国发语文素养的下降。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导陆俭明在文章中说:“即使在知识分子相对集中的高校和科学院里,大学生、研究生,甚至少数教员、研究员和个别领导,在写作、说话中,用词不当、文气不顺、语句不通、前言不搭后语,把握不住先说什么,后说什么,词汇贫乏,这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由此,联想到建国初期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对语文教育的重视。如果他们仍在世,面对母语教育滑坡的现状,一定会像法国

5、总统希拉克提出“保卫法语”,俄国总统普京呼吁“保卫俄语”那样,大声疾呼了!在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中,最基础的知识与素养,就是母语水平和修养。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家吕叔湘说过:“学好语文是学好一切的根本。”著名数学家苏步青强调:“如果说数学是学习自然科学的基础,那么语文则是这个基础的基础。”我们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要理直气壮地加强语文教育。中国心是由中华文化打造的。基础是汉语言文字。每一位教师有责任在教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文字的同时,把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爱,对中华优秀文化的爱,传承下去,振兴中华,从亲近母语,加强语文教育做起,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现代荣辱观教育,增强我国的软实力,从

6、亲近母语,加强语文教育做起。(二)课改过程中出现非语文、泛语文的倾向课改以来,语言课程与教学取得重要进展,有目共睹,种种问题也相伴而生。如,太多的资料补充,太多的媒体演示,冷落了教科书,太多的非语文活动,太多的形同虚设的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减损了语文学习的效果。有专家说语文教学患了“多动症”,得了“浮躁病”。现在课堂教学存在浮躁现象,尤其在一些公开教学中(贾志敏)。有专家(陆俭明)认为语文教育定位出了问题,许多语文教师对语文教学的目的、任务一直不是很明确。“目前的主要问题还是在语文课上过于强调人文性和文学素养的教育。”曹文轩教授也发表过类似的意见:“目前的语文教育现状

7、实际已以暴露了这几年人文教育力量过于强大和工具性教育相对薄弱的缺陷。比如说,大学生写论文时病句连篇,知道有错,却不知道错在什么地方,这实际上是语文忽视工具性导致学生语言能力不足的表现。”1997年首先有一些大学教授批判工具论,提倡人文论;没过十年,首先还是一些大学教授提出人文性强调过了头,文学素养教育过了头。反思目前的小语教学,确实存在没有准确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和谐统一,语文素养的天平偏向人文素养的问题。比如阅读教学,由以往的串讲串问,到了强调个人感悟;由以往繁琐的内容分析,到就人文内涵进行无休止的“请谈”。我以为,以往的阅读教学进行繁琐内容分析或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