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自然规律,还原真实课堂

尊重自然规律,还原真实课堂

ID:37238348

大小:2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20

尊重自然规律,还原真实课堂_第1页
尊重自然规律,还原真实课堂_第2页
尊重自然规律,还原真实课堂_第3页
资源描述:

《尊重自然规律,还原真实课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尊重自然规律,还原真实课堂——《大教学论·教学法解析》读后感丹阳市徐梦吟名师工作室韦红叶《大教学论》是夸美纽斯最重要的教育著作。在《大教学论》一书中,夸美纽斯用了好多章节以含而不露的方式把“教育要适应自然”作为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根本指导原则。夸美纽斯认为,在自然、社会和人类的活动中存在着普遍的规律,一切好的教育教学原则、法则和方法都需要受这种普遍规律的支配,必须服从(或适应)这种普遍规律,这就是自然适应性。夸美纽斯认为,“自然”就是“我们最初的、原始的状态”,是人生来就有、未经触动的本性。“教育要适应自然”,就是说教育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顺应儿童的自然倾向。他认为:“教师和医生一样,是

2、自然的奴仆,不是自然的主人。”儿童的发展是自内向外的,是儿童自然本性的外化过程。人的心理犹如一粒种子,植物的形状和特性已经存在于种子里面,“我们不必从外面拿什么东西给学生,只需把那暗藏于体内的固有的东西揭开和揭露出来”。依据夸美纽斯教育适应自然的思想,我们今天为了要教育更好地“回归自然”,教育工作者必须去真正认识、了解、分析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需要,并遵循其身心发展的规律,依其自然本性进行教育,不要强迫学生生硬地接受违背自然本性的东西,要让他们以轻松的心态快乐学习。同时还要使学生对世界永远保持一种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这样可以使学生的精神世界得到丰富和升华,最终使学生得到高度自由、快乐、均衡

3、、和谐的发展。读了《大教学论·教学法解析》,我想到了我们的课堂,近几年来,课堂作为培养学生的主阵地得到了相当程度的关注。但我们不难发现,在“生命课堂”、“活力课堂”的口号下,却隐藏着诸多不自然、不真实的行为,表现出课堂教学“三浮”现象,即浮躁、浮夸、浮华。因此,我们必须尊重自然规律,还原真实课堂。1、还原真实的“人本”。“以人为本”的教育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还给学生心灵的自由。可是,我们的教学存在着威胁学生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观念和言行,学生的创造性就在不适宜的“气候”与“土壤”中枯萎了。看看我们的课堂:教师讲、学生听,教师设计、学生被设计,教师选择学习内容、学生适应所学内容……学生

4、固然要在成长的过程中学习自控自律,但这种“标准件”一般的要求就像用裹脚布把女人的脚裹小一样,不符合人性。课堂既要神圣化,更要人性化,毕竟课堂不是教堂,不是纪念堂。“老师喜欢什么样的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几乎所有的老师都喜欢听话的学生。“听话”这种模子塑造出来的学生无疑是千篇一律、缺乏个性、缺乏创造精神的“活机器”,这样的课堂,人本从何谈起?以人为本的教育应当鼓励学生发挥个性,培养创造力,主张自我教育、表现、评价。真正人本的课堂应去除学生心灵自由的枷锁,还学生以心灵自由的天性。2、还原真实的“民主”。我们在备课时,为了追求所谓的高效,硬将自己所授的内容“灌进”某种被认为权威的教学模式中,本着

5、这种设计精细的课堂教学模式,设计好自己的每一个教学环节,甚至每一句话。教学过程中,我们用尽各种方法将学生拉到自己预设好的教学思路上来,引导学生讲出我们想要的答案。这样的课堂看起来环节紧凑、衔接自然,实际上只是我们在上演自己已编排好的舞台剧——教案是剧本,讲台是舞台,教师是演员,学生是观众。在这种表演式的课堂教学中,学生成了学习的旁观者,他们的主体参与成了虚假的主体参与,独立思考成了“牵引”思考,课堂民主成了假民主,学生主体性的火焰被无情地熄灭。强调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成为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的一大亮点。但我们有的课堂又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激动人心”的场面:师生“动”起来了,课

6、堂也“乱”了,学生更是“活”了,教室里人声鼎沸,而老师又不敢用必要的“规矩”去约束学生,生怕被扣上“不民主”的“帽子”,因而对课堂无序现象是“瞎子看电影——视而不见、对着聋子打鼓——充耳不闻”,对学生“客客气气、忍气吞声”!其实,民主并不意味着一味的迁就,自主也不等同于自来水厂开闸——放任自流,尊重更不能演化成放纵。一个有秩序的课堂,能使学生学会倾听,学会尊重,注意力明显集中,使学习有较强的目标性。在这样的秩序下成长起来的学生,会少一些自以为是,多一些尊重;少一些浮躁,多一些实实在在的知识;少一些毛病,多一些良好的学习习惯。3、还原真实的“互动”。表面的互动交往广泛存在于课堂教学中,这类互动

7、徒有形式,而无实质性内容。其表现样式颇多。如,老师一呼学生百应,课堂上不断出现并不能激发学生积极思维活动的问答。老师提出某个问题,一个学生做出了正确回答,班里其他学生明明已经知道这位同学对问题的回答是正确的,老师却仍然还要去问:“他回答的对不对啊?”学生齐答:“对。”然后继续追问:“他回答的好不好啊?”学生齐答:“好。”这种形式上的互动不仅存在于课堂提问中,有时也会存在于课堂讨论中。如我们为讨论而安排讨论,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