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的关系论转向

经济学的关系论转向

ID:37226084

大小:110.5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9-05-19

经济学的关系论转向_第1页
经济学的关系论转向_第2页
经济学的关系论转向_第3页
经济学的关系论转向_第4页
经济学的关系论转向_第5页
资源描述:

《经济学的关系论转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经济学的关系论转向冯燮刚李子奈摘要:正统经济学的微观理论范式隐含了三个基础性假设:偏好的内涵不变性、偏好的外延无关性和经济资源的完全可替代性。对行为经济学在当代研究成果的综合表明,偏好关系在决策者与其身处的环境之间高度随机的互动过程中被塑造,并动态演进,并不存在预先得到完备界定的选择集和基于其上的偏好关系。思维会计原理作为多元的结构化过程,取消了经济资源的完全可替代性。正统经济学微观理论基础遭到了行为经济学的系统解构。行为经济学由此放弃了正统经济学的规范性理想,转向了描述性,建构了以有限理性为内核的描述性模型——理性和非理性构成的双系统模型。作

2、为对两千多年前柏拉图马车模型的回归,双系统模型彰显了经济学在单极化本质主义思想传统下无法回避的深层次矛盾,经济学的关系论转向由此形成。关键词:关系论转向描述性规范性完全理性有限理性正文:从二十世纪中叶开始,行为经济学家沿着心理现实化方向对正统经济学本文中的正统经济学特指以下研究源流:19世纪初,亚当.斯密引入了利己心驱动的经济个体,完成了经济学体系的创建。经由约翰.斯图亚特.姆勒古典经济学的综合,经济人假设被确认为经济学大厦的基石。在边际主义的推动下,马歇尔新古典经济学对经济人的内涵进行了扩展,将经济人行动的利己准则扩展为更富有包容性的主观效用

3、最大化准则,基本完成了经济学范式的塑造。当代主流经济学的研究基本还在新古典范式之下。进行了系统反动。在早期,行为经济学主要局限在正统经济学的基本框架内,在技术层面做修修补补的工作,比如把决策权重与概率的线性关系调整为更加复杂的非线性关系,把价值载体从财富状态量调整为变化量,或者在确定决策权重时考虑更多的其他因素(比如模糊性)等(冯燮刚,李子奈,2005)。随着心理现实化的继续拓展,行为经济学逐渐触及正统经济学的基础和前提。行为经济学旨在实现正统经济学心理基础现实化的努力,逐渐演变为对正统经济学微观基础的系统解构。正统经济学逻辑的起点和前提——预

4、先得到完备界定的选择集和基于其上的偏好关系——的合法性受到了致命的质疑。行为经济学由此放弃了经济学的规范性理想,转向了描述性,开始综合形成以有限理性为内核的双系统模型。行为经济学在描述性转向过程中建构的双系统模型,与两千多年前柏拉图马车模型完全同构。这彰显了经济学在单极化本质主义思想传统下必须面临的重重困境,经济学的关系论转向由此形成。一、正统经济学选择理论解构在正统经济学选择理论对选择行为的分析中,决策者基于给定的心理法则(偏好关系公理假设)进行判断和选择,在资源约束下追求效用最大化。正统经济学从偏好关系公理假设出发演绎决策者选择行为的理论范

5、式隐含了三个基础性假设:1.偏好或主观效用的内涵不变性假设。决策者有预先得到完备界定的选择集和基于其上的偏好关系。在行为过程中,这些偏好关系只是被显现出来,但内涵不会发生变化。2.偏好或主观效用的外延无关性假设(Arrow,1982;Tversky,Sattath,andSlovic,1988;Slovic,1991)。当决策者追求主观效用的最大化时,他是在基于预先给定的选择集和选择集上的偏好关系进行理性计算。这意味着,决策者在面临具体的选择时,偏好关系与选择的描述方式无关,也与选择的引出方式无关。3.经济资源的完全可替代性假设。决策者把给定的

6、资源配置到各种商品组合的过程中,用于购买各种商品的资源是完全可以替代的。无差异曲线给出了资源完全可替代性的形象说明。在行为经济学推进的心理现实化过程中,价值载体从状态量转为变化量,正统经济分析中隐含的绝对价值判断被相对价值判断所替代,而这一隐含的技术假设既适用于决定性世界的效用理论,也适用于非决定性世界的预期效用理论(冯燮刚、李子奈,2005)。这个基本原则的转变,使得行为经济学对正统经济学的反动迅速从非决定性世界扩展到了决定性世界,从技术层面扩展到了基础层面。正统经济学选择理论隐含的基础性假设——偏好的内涵不变性假设、外延无关性假设与经济资源

7、的完全可替代性假设——与现实的严重背离逐渐凸现出来。(一)相对价值判断的扩展——结构化效应在行为经济学家看来,正统经济学的理性选择理论存在一系列与心理现实背离的假设,包括:偏好关系的基准无关性,即财富总量的微幅波动对偏好关系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偏好关系不受选择问题表述方式变化的影响(描述不变性假设)。预期效用理论对风险选择行为的描述功能的缺陷被系统揭示后,在与人类感知系统的类比中,行为经济学完成了相对价值判断的系统建构(KahnemanandTversky,1979;冯燮刚、李子奈,2005)。对相对价值判断更加系统而深入的研究,构成了结构化效

8、应(KahnemanandTversky,1984)的实质性内容。下面以亚洲疾病案例(Kahneman,2003)来引出结构化效应。设想美国准备应付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