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叙事》广西柳州李蓓

《教育叙事》广西柳州李蓓

ID:37224574

大小:29.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9-05-19

《教育叙事》广西柳州李蓓_第1页
《教育叙事》广西柳州李蓓_第2页
资源描述:

《《教育叙事》广西柳州李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育叙事在“闲言碎语”中共同进步广西柳州市箭盘山小学李蓓看到标题,有人肯定会大摇其头,什么?在闲言碎语中?还共同进步?这个人一定有毛病。请同志们不要误会,我说的“闲言碎语”不是我们日常所讲的“扯事拉非”,而是指在平时的一种交流方式。有人又会问了,那你是什么意思呀?别卖关子了。好,下面我就谈谈我们这个组是怎样的“闲言碎语”中共同进步的。我所说的“闲言碎语”是指我们在非教研活动时间,进行的有关教育教学的交流,而这个交流更像是一种闲谈,比在规定的教研时间进行的研究活动来讲,更灵活,更具有即时性,随时发现问题,随时进行交流。而交谈的内容,不仅是教学方面,还包括学生的学习习惯等内容。有例为证:实例一:怎

2、样让学生变得细心一点。学生在学习和作业中,经常会因为粗心大意而造成错误。记得这学期教学第一单元《四则运算》时,我们几个人正在批改作业,就听见有人说:你看看,不知讲了多少次了,还是有人出现问题,真可气!问:什么事?原来,有一道题目:同学们去种树,四年级种了150棵,四年级种的棵数是三年级的2倍。五年级种的比三四年级的总和还多30棵,五年级同学种树多少棵?有一部分学生是这样列算式的:150×2=300(棵),300+150+30=480(棵)。看到这种情况,立即引起我们的共鸣:因为这个问题在我们所有的班级都出现过。于是大家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虽然有不同的看法,但是有一点大家的看法是一致的,就是除了

3、少数几个学生是因为不理解题目的意思之外,更多的学生是因为没有认真仔细地阅读题目,没有真正理解数量间存在的关系,而是想当然地看见2倍就采用乘法。其实,这个问题其他年级的老师也会经常遇到,例如:在应用题中,经常出现“多”“少”等词语,学生往往不去分析数量间存在的关系,只要看见多字就用加法,看见少字就用减法,可以说这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了。为什么这样的问题还会经常出现呢?我们大家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一个是学生有一种浮躁地心理,做什么事情都不能安心去做;另一个是学生没有养成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做什么事情往往是敷衍了事。正是他们这样的态度,导致很多问题的出现,例如:学生常常会将数字抄错、把加法算成减

4、法、漏题等等问题。针对这个问题,我们进行聊讨论,大家出谋划策,有的同志说:可以让他们自己去发现呀,问:如果他不看,怎么办?答1:可以这样做,老师将这类学生的作业收上来后,帮他们检查,告诉他们作业中存在问题,但是不要告诉他们具体错误的位置,这样就可以促使他们去检查每一道题目了;答2:对待有些学生,也可以直接告诉他们具体错误的位置,在他们改正错误后,让他们说说错误的原因是什么,今后应该注意什么;答3:如果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可以将这个问题放在全班共同探讨,共同解决问题;答4:可以让同座位的同学互相帮助,互相帮助检查,这样就可以更多、更快地发现问题,从而更及时地解决问题。浮躁的心情通过调整是可以慢慢变

5、得平稳起来,良好的学习习惯也可以通过长期不懈地培养而慢慢地形成。我们要看到地是,这种行为习惯的养成,不仅对他们现在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更重要的是会让他们终身受益。实例二:好法子大家一起用。“居家过日子,得有好法子;妙招大展台,有招您就来。”这是“夕阳红”教育叙事节目中两个主持人在主持“家有妙招”节目时的两句对白。也许你会说,这挨得上吗?一个是生活,一个是教学。我说,绝对挨得上。因为生活中需要“妙招”,教学中就更加需要“妙招”了,这个道理是相通的。而这个妙招就存在于你我的头脑中,只有把它们充分挖掘出来,经过整理和加工才会形成“妙招”。常言说:众人拾柴火焰高,我说未必,因为你要看拾来的柴是怎么用的

6、,如果每个人只给自己用,那么火焰只能是一点点,如果众人把拾来的柴堆放在一起,那么燃烧起来的火焰就“实在是高呀!”一个团体、甚至一个国家,如果想要发展,必须依靠全体民众的智慧。我们年级组的同仁们,就是常常将自己的“好法子”拿出来,与大家共同分享、共同探讨,然后总结出“妙招”供大家使用。有例为证:在教学位置与方向时,如果按照书上教的方法,学生掌握起来,即繁琐同时思路有常常混乱,于是我们几个就商量出一种学生即容易理解有容易掌握的描述方式。例如:在描述学校定向运动路线时,按照原来的方式,就是“从起点起,先向东北方向走大约200米到1号点上,在从1号点向西偏北30度方向大约走150米到达2号点,最后从2

7、号点向西偏南40度方向大约走250米到达终点。”这种描述,从理论上是正确的,但是不容易看清,于是我们改变了描述方式,用“起点1号点2号点终点。(图上的距离应该写在下面,只是软件中没有这项功能,所以写在上面了。)用这种方式描述,简单明了。又如在教学植树问题时,学生对于两端都栽、两端不栽和一端栽等情况,不理解,主要是不理解间隔数和棵树之间的关系,于是我们采用画点段图、摆东西等方式帮助学生,但是仍然有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