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7223181
大小:53.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5-19
《“赏识”就是满分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赏识”就是满分吗?【摘要】赏识教育是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运用欣赏、鼓励的态度去看待、评价受教育者的一言一行,合理利用,提防学生产生“骄气”、“娇气”和“劣性”,为全优课堂的合作探究“出谋划策”。【关键词】赏识教育全优课堂合作探究自赏能力 赏识教育源于一位伟大的父亲——周弘,他以无限的爱心把女儿周婷婷由一个令人同情的聋哑孩子培养为我国第一位聋人大学生,不仅使女儿走出了无声的世界,而且成为一个能言善辩、思想健康的姑娘。20年来,这两个普通的生命,创造了一系列不平凡的奇迹。如今,这位父亲创立的赏识教育法被公认为世界最著名的教育方法之一。他提出:赏识,可以理解为欣赏和认识
2、,包含肯定、信任、鼓励和赞扬等等。赏识教育是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运用欣赏、鼓励的态度去看待、评价受教育者的一言一行,它承认差异,允许失败,以重塑孩子的自信,发现和发会挥孩子的长处和潜能,使其最终走向成功。赏识剖析第斯多惠也告诉我们:“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因此,许多学校普遍提倡“赏识”教育,认为学生的进步是“赏识”的结果,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诚然,对那些性格内向、缺乏自信的学生,恰如其分的赏识、鼓励,的确能帮助他们克服羞怯的心理,走出自卑的阴影。然而,“赏识”并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夸大其词、不切实际的“赏识”,同样会给学生的成长带来
3、负面影响。一、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助长“骄气”人最难认识的是自己,一味的“赏识”,使心理尚不成熟的少年儿童难以对自己形成正确的定位,易形成惟我独尊、盲目自大等不良心理。在这种氛围中长大的学生,盛气凌人,缺乏团队精神,不懂得尊重、理解他人,总表现的“骄气”,十足,难以与人平等相处。二、不能深刻磨炼意志,助长“娇气”7不时从媒体上看到某些花季少年,面对压力(诸如一场失利的考试,老师的批评,父母的责骂,同学间的矛盾等)做出逃学旷课、离家出走等“傻事”,甚至出现自杀或杀人等过激行为。尽管这些是极端个别的事例,但谁也无法回避这个事实:现如今中小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差,经不起困难的磨炼
4、和挫折的打击。众所周知,人的一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磕磕碰碰在所难免。来自升学、就业、工作、婚姻等方面的压力无时不在。没有坚强的意志力,相当的心理承受能力,根本无法适应当今激烈竞争的社会。一味的“赏识”,就容易使学生像生长在温室中的花朵一样,经不起人生旅程中风吹雨打的考验,“娇气”十足。二、不能高度培养责任,助长“劣性”人在成长的过程中不可能不犯错误,而少年儿童的成长过程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犯错——认错——改错——提高”这个螺旋式的上升过程。一味的“赏识”,容易使学生的心理产生飘飘然的感觉,对自己的错误“熟视无睹”。久而久之,学生易形成只听得进表扬,挨不得批评的不良倾
5、向,以抵制批评的方式来回避错误。由于不能正视错误,就会千方百计为自己的错误寻找客观理由。一个连自己的错误都不愿承认的学生,怎么会去承担错误引发的后果?“骄娇”二气严重,缺乏责任感,与我们大力推行的以人为本观念背道而驰。这都是一味的“赏识”带来的负作用。笔者认为,这不是“赏识”本身的问题,而是我们对待“赏识”的态度出了偏差。把赏识、表扬像标签一样到处乱贴,认为他们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当然,对待赏识,不能因噎废食,在对学生进行赏识时,把握好以下几个原则就可以发挥他的不可或缺的功劳了。①实事求是原则:对学生的优点、进步要进行表扬、鼓励,同时,对其缺点
6、、错误不能回避,该批评时就得批评,该惩罚时就得进行相应的惩罚(当然不是体罚)。这样做使学生对自己的行为习惯、学习状况有个准确清醒的认识。有利于培养学生分辨是非对错的能力,又能帮助学生从小树立一种观念:对自己所做的 ②差异性原则7: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自身的个性特点。就像教育要因材施教一样,赏识也要因人而赏。不同的特点决定赏识点的不同,要认真观察每个学生的优点和进步的细微变化,给予不同的鼓励和表扬,让每个人都感觉自己是与众不同的,从而能正确认识自己的长处和与别人的差距。③恰如其分原则:赏识孩子就要客观的分析和了解孩子的身心需要及心理状态,掌握好赏识的“度”。若
7、赏识不够,对孩子不屑一顾或训斥责骂,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产生自卑心理,缺乏自信,表现懦弱或产生攻击性行为,对学习失去兴趣,破罐破摔。反之,过度赏识,会导致孩子骄傲自满,不能客观的评价自己,遇到挫折将一蹶不振。④大胆批评原则:赏识教育提倡正面肯定,以表扬为主,但对学生的错误是否意味着不能批评呢?答案是否定的。我们不仅要批评,还要大胆地批评,但应该是以尊重学生的人格为前提,像“你真是无可救药”,“你完蛋了”,“捡垃圾吧你”……这样挖苦、讽刺的批评只会适得其反。批评的原则应该是对事不对人,这是大胆批评的奥秘。我曾教过一位男学生,成绩不错,性格有些内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