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7222972
大小:46.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5-19
《浅谈新课程标准下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物理新北区2006年论文评选浅谈新课程标准下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常州市新桥中学陆文龙要学好高中物理,首先要抓好高一起始阶段物理的教学。高一年级是高中物理学习两极分化的年级,更是决定学生高中物理成绩好坏的关键期。但在教学中,常见一些初中物理成绩较好的学生经过高中一段时间学习后,物理成绩一再下降,不能适应高中的学习节奏。如何搞好初高中物理教与学的衔接,降低高中物理的学习台阶,使学生尽快适应高中物理教学特点与学习特点。下面谈谈我的一些看法:一.高中物理起始教学的主要困难1.教材的因素首先初中教材通俗具体,图文并茂,题型少而简单。而高中物理所讲述的内容要求采用观察
2、实验、抽象思维、逻辑推理、建立物理模型等方法来揭示物理现象的本质和变化规律。对知识的要求有一个较大的跨越,存在一个较大的“台阶”,如下表。其次初中物理内容少,课时较充足。因此,课容量小,进度慢,对重点难点内容有充足的时间反复强调。而在高中,知识难度大了,课容量多了,进度快。最后,高中物理教材所需的数学知识衔接也不到位。例瞬时速度与瞬时加速度所需的极限知识在数学上尚未学到,学生理解起来就有难度。又如在解决力的合成与分解时,三角函数知识准备不足。在通过位移—时间图象,速度—时间图象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时,斜率的概念还没有讲过。高一物理前三章知识点与初中相关知识的
3、对比表知识点初中要求高中要求高中教学的难点弹力知道弹力是由于物体弹性形变引起的会判断弹力方向,能根据二力平衡知识求弹力从形象(弹簧,网球拍形变)到抽象(微小形变),如何判断弹力方向速度知道速度是反映物体运动快慢程度的物理量速度=路程/时间理解速度是矢量速度=位移/时间理解平均与瞬时速度速度的矢量概念,瞬时速度的概念。平均速度不等于速度的算术平均值。加速度无理解加速度的物理意义加速度概念的理解,加速度的矢量性,公式的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无能根据力的实际效果进行力的合成与分解等效替代思想,由于合力分力大小方向因素造成的多解性。摩擦力体验它的存在掌握滑动摩擦力的
4、计算公式f=uN,理解并会判断摩擦力的方向理解并会判断摩擦力的方向;用假使法推断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物体的受力分析会分析二个以下常见力的受力情况会用整体法和隔离法分析研究对象的合理选取,正确的受力分析。1.学生的因素许多学生停留在初中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上,不能够适应高中节奏快、容量大、要求高的特点。首先,从学习方法上看,高中物理各内容之间联系紧密,步步深入,单纯的听、记、盲目的练已不能适应。而是要求学生的学习方法随着学习内容和学习要求的变化而变化。其次,从思维方式上看,初中物理学习的物理现象和过程,大多“看得见,摸得着”,与日常生活现象密切相关。思维活
5、动大多是以生动的自然现象和直观实验为依据的具体的形象思维,较少要求应用科学概念和原理进行逻辑思维,抽象思维。但高中物理要求学生形成抽象思维,有时不能借助直观的实验直接得出结果,而需要学生从己有的物理概念出发,或从物理模型出发,通过观察、分析、归纳和推理建立物理概念,掌握物理规律。如高一必修(1)中加速度概念的建立,以及加速度的大小、方向跟相应运动状态间的关系都是通过建立“匀变速直线运动”这个理想模型而得到的。1.教师的因素首先高中物理教师对初中物理教材,教学方法缺乏应有的了解,不清楚新高一学生物理学习的现状,造成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不当。其次,在学生来到一个
6、新的环境后,教师没有及时主动的与学生交流,学生有问题不敢向老师提出,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再次由于高考的“惯性”,往往对学生一开始就以高考标准“从难从严”,追求一步到位,造成学生“吃不掉、咽不下、消化不良”,结果使学生怕学厌学,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受影响。一.克服困难的措施1.循序渐进,注重新旧知识的同化。对于新生,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操之过急,宜适当放慢教学进度,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水平。要注意初高中物理知识的衔接,使学生能顺利的用旧知识“同化”新知识,降低初高中知识的台阶。例如:在讲弹力的概念时,初中阶段只涉及到弹簧的伸长与外力的关系,涉及到压力的大小,但
7、没有涉及弹力产生原因和方向,如何使知识同化呢?教师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做实验,在实验中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当学生出现自己不能解决问题时,教师再现弹簧的伸长与压缩现象,分析弹力产生的原因及方向,目的是用旧知识来固定新知识。最后做微小形变实验,得到只要物体之间存在着接触并产生挤压作用,必然会产生形变的结论,从而形成弹力的概念。1.加强实验教学(尤其是科学探究实验),加强物理模型教学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离开了实验必将寸步难行。在新课程教材下,教师更应加强实验,尤其是学生探究性实验。让学生通过做实验、展开讨论、分析实验数据,让学生亲历物理规律
8、的发现过程。江苏地区进入新课程后,从初中物理教材内容来看,原来的部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