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现代戏的表演模式初探

戏曲现代戏的表演模式初探

ID:37218912

大小:37.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5-19

戏曲现代戏的表演模式初探_第1页
戏曲现代戏的表演模式初探_第2页
戏曲现代戏的表演模式初探_第3页
戏曲现代戏的表演模式初探_第4页
戏曲现代戏的表演模式初探_第5页
资源描述:

《戏曲现代戏的表演模式初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戏曲现代戏的表演模式初探周芙蓉戏曲现代戏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在这个范畴中,有着众多的理论家和实践家多年来对其进行着孜孜不倦地追求,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任何人至今也没有探索到一条位业界广大同仁所共同认可的表演模式,甚至到现在为止我们还没有一整套关于戏曲现代戏表演的理论专著能供广大从业人员可资借鉴的范本。这就是说,戏曲现代戏虽然已经上演了半个多世纪,甚至更长的时间,但是,关于戏曲现代戏的表演,我们至今还在摸索阶段。其实早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就有西安易俗社创作并上演的戏曲现代戏,当时称之为“文明戏”。这类戏曲作品大都“为时为事”而作,在表演上实在无法

2、可陈,也没有形成多大的气候,因此,今天的人们在谈论西安易俗社关于戏曲改革及上演戏曲现代戏的时候,总是对西安易俗社所上演的戏曲现代戏不屑一顾。还是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后期,伴随着抗日战争的爆发,诞生在陕北根据地的陕甘宁边区民众剧团,从革命文艺的目的出发,把创作和上演戏曲现代戏,“作为打击敌人、消灭敌人,团结人民、教育人民,帮助人民同心同德地和自己的敌人作斗争的”9有力武器,开创了革命文艺上演戏曲现代戏的先河。以马健翎为首的陕甘宁边区民众剧团,在极其艰难困苦的情况下,对运用戏曲这个人民大众所喜爱的艺术样式,上演表现革命战争题材的崭新内容,进行了卓有成效的

3、探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今天人们仍然耳熟能详、至今依然在各种场合上演的《血泪仇》等剧目,就是这一实践的结果。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马健翎所处的时代,仅仅是在实践上进行的积极探索,并没有一定的理论根底作支撑。这就使得当时的探索,或多或少地带有政治的功利性,带有摸着石头过河的盲目性。这种从旧的戏曲表演程式中脱胎而来的表现方法,虽然较少有程式化的痕迹,或者说是话剧加唱的形而下模仿,但是他却对以后陕西戏曲现代戏表演方法的探索,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也对此后半个多世纪的陕西戏曲现代戏的表演,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新中国成立以来,以陕西省戏曲研究院为代表的陕

4、西戏曲现代戏的表演,基本上沿着延安文艺所标定的轨迹前进。无论是剧本创作,还是舞台表演,大都是为时为事而作,鲜有在剧本创作上有较深思想内容,在表演上能够成为后人提供可资借鉴的成功范例。除了以表现新婚姻法为主题的眉户现代戏《梁秋燕》在思想上艺术上能够代表一个时代的思想意识和艺术水准外,至今也没有一部能够称之为艺术品的优秀剧目。从建国后直到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中叶,“样板戏”的诞生,才开创了戏曲现代戏表演的一个新的时代。样板戏的表演模式。固然,今天说到“样板戏”的表演程式,会有很多人对其产生反感,甚至会认为样板戏的阴谋文艺在很大程度上破毁了中国戏曲现代戏的

5、历史进程。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样板戏在表演上的探索,是在继承和扬弃了传统的表演程式的基础上进行的成功尝试,它所创造的新型的人物造型模式,以及对四功五法的灵活运用,是我们到现在都无法企及的。事实上,样板戏的许多表演程式是在传统表现程式的基础上融合现实生活进行的创造,傅谨9先生在论及样板戏的表演模式时曾说:“比如在人物表演身段的设计方面,每部样板戏都各有其特色。《智取威虎山》的杨子荣‘打虎上山’一场的表演,从一开始杨子荣左手向前勒缰,右手在后持鞭的侧身疾驰,再接纵马跃坡,腾空拧叉,然后是在雪地中马失前蹄使得勒马蹉步,马闻虎啸后的撩衣旋转,种种经过提炼的

6、、优美的身段动作,在动作、结构、风格和构思上都别具一格。《奇袭白虎团》对京剧的传统程式和各种传统技法多有吸收和改造,合理地利用了翻、扑、跌、打这些技巧,如序幕一场尖刀班翻越铁丝网时,先有战士一跃而过,紧接着,几个战士龙腾虎跃,各种难度大,变化多的串跟头一个一个疾驰向前,最后,严伟才以矫健的舞姿一跃而过。这些精彩的翻、扑技巧,十分优美生动;剧中战士们的‘探雷舞’,以现实生活中的探雷动作为基础,又揉进了民间舞蹈的‘盘腿跪步前进’、和传统程式的‘乌龙搅柱’、‘扫堂旋子’,以表现扫雷动作的进程与地形的复杂变化……”(傅谨《新中国戏剧史—1949—2000

7、》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年11月第一版第133页)。不仅如此,我们在样板戏的许多造型和动作设计中都可以看到来源于生活的动作程式:如《沙家浜》中的“坚持”一场与暴风雨搏斗造型,《智取威虎山》中的“急速出兵”一场的滑雪群舞等等。这些群众出那个面或者基于传统戏曲表现程式的手眼身法步,或者者基于当代生活而融合传统戏曲表现程式中的人物造型,使每一个人物和每一个造型基本上符合人物的环境和形象特点。尤其是主要英雄人物的造型设计和亮相造型,更是在传统戏曲表现程式和锣鼓调的基础上予以新的时代阐释,这正是戏曲艺术最主要的特点之一。9如《红灯记》中的李铁梅、《沙家浜》

8、中的阿庆嫂、《海港》中方海珍、《龙江颂》中的江水英和《杜鹃山》中的柯湘形象等等,这些人物形象的塑造是出于一种对传统旦角形象和身段的颠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